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原医刊》2004年第4期4-5,共2页Central Plains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 :评价异丙酚辅助小儿硬外麻醉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儿 42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 (Ⅰ )和对照组 (Ⅱ ) ,两组术前用药及硬外用药相同 ,术前 3 0min肌注阿托品 0 1mg/ 5kg ,苯巴比妥钠 2mg/kg ,硬外用 1%~ 1 3 %利多卡因 8~ 10ml(含肾上腺素 1/ 2 0万 ) ,麻醉平面控制在T10 以下。组Ⅰ入室后在局麻下行硬外穿刺置管 ,开放静脉 ,硬外阻滞完善后 ,静注异丙酚负荷量 1 5mg·kg维持量 3mg·kg·h至术毕。组Ⅱ肌注氯胺酮 5 mg·kg,入睡后入室行硬外穿刺置管 ,术中出现躁动牵拉反应追加氯胺酮 1~ 2mg·kg·iv ,用惠普多功能监测仪持续无创监测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心电图 (ECG)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 ,记录注药后 5和 10min、术中牵拉躁动、停药 10min及完全清醒。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恢复过程中呼之睁眼 ,清醒时间。结果 :组Ⅰ用药后MAP、HR有所下降 ,但变化不显著(P >0 .0 5 ) ,组ⅡMAP、HR较麻前升高 (P <0 .0 1) ,两组SPO2 于诱导后均有一过性下降 ,数分钟后恢复正常 ,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组Ⅰ用药后起效和停药后清醒比组Ⅱ明显快 (P <0 .0 5 ) ,术毕躁动发生率组Ⅰ明显低于组Ⅱ。结论 :异丙酚镇静效果佳 ,停药后清醒迅速 ,躁动少 。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