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种无尾两栖类分带核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Banding Patterns on 11 Species of Amphia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超文[1] 董永文[1] 

机构地区:[1]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芜湖241000

出  处:《遗传》1992年第4期29-32,共4页Hereditas(Beijing)

摘  要:本文比较研究11种无尾两栖类的C带型和Ag-NORs,并报道三种核型(淡肩角蟾,秦岭雨蛙和湖北金线蛙),结果:(1)弹琴蛙仅大型染色体着丝点区C带正染,其余10个物种的所有染色体均有明显的着丝点C带,并分别具有数目不等的端部C带或插入型C带。其中天台蛙的C带尤为发达。(2)中华大蟾蜍有3对Ag-NORs,大树蛙两对,其余9个种均显示1对。(3)新报三种核型中,淡肩角蟾和湖北金线蛙2n=26,N.F=52。淡肩角蟾由6对大型的和7对小型的染色体组成,湖北金线蛙大小型染色体分别为5对和8对。秦岭雨蛙2n=24,含大小型染色体各6对,其N.F=48。三个物种均未见有异型性染色体。

关 键 词:无尾两栖类 C带 核型 两栖类 

分 类 号:Q959.530.3[生物学—动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