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极谱仪和伏安仪的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桂蓉 

机构地区:[1]武汉市仪器仪表研究所

出  处:《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92年第4期51-56,26,共7页Instrumentation·Analysis·Monitoring

摘  要:1922年海洛夫斯基(Heyrovsky)对极谱法作了深入研究,这标志着电化学方法的一个重要进展,它对电极电位的控制引入了选择性这一要素,这正是以前的电位法和电导法等十分缺乏的。60年代早期,运算放大器的出现,逐渐解决了直流极谱技术中的许多困难,随后发展的溶出法比经典极谱分析灵敏度提高一万倍,由于所需仪器简单,灵敏度高,能测量痕量金属、非金属离子,高价态或变价态阴离子,也可以测定带特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故已跃为近代新的仪器分析行列之中。美国、瑞士、法国、苏联、意大利。

关 键 词:极谱仪 伏安仪 发展 

分 类 号:TH832.41[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