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志林[1] 王丽娟[1] 冯开军[1] 崔嵩[1] 刘瑞杰 郑成君
机构地区:[1]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济南市250014 [2]宁津县卫生防疫站 [3]莒县卫生防疫站
出 处:《职业与健康》2004年第4期63-66,共4页Occupation and Health
摘 要:目的 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治策略。方法 对疫情监测资料、病人、家畜动物进行病原学、血清学研究。结果 18a中全省发病 150 3例 ,年均发病率为 0 10 /10万 ,年最高发病率为 1 14 /10万 ;此间有 5次钩体病局部爆发流行 ,病例主要分布在鲁南、鲁中地区 ,农民和农村学生发病较多 ,集中 7~ 9月份发病 ,8月为发病高峰 ,占 80 % ;临床病例以流感伤寒为主 ,流行形式为雨水型 ;猪是主要传染源 ;流行菌群多是波摩那群 ,在局部爆发点的猪肾、猪尿及疫水培养出病原体 3 5株 ,可确定菌群的 19株分属于波摩那型 18株 ,犬型 1株。局爆发点的病人、猪血清检测分属 5个血清群 ,优势血清群为波摩那群 ,占 76 16%。健康人群抗体水平GMT部为 11 2 7。结论 在 18a监测中鲁南、鲁中地区发病人数占全省发病人数的 89 91% ,几乎每年发病率都较高 ,是山东的重点防治区域。现症病人及流行疫点的猪感染血清菌群单纯 ,符合山东省主要流行菌型 ;发病率与传染源的数量和带菌率、人群免疫水平、降雨量密切相关。对历史老疫区特别是鲁南、鲁中局部爆发疫点应加强监测 ,积极采取管猪改圈 。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