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辉铎
机构地区:[1]韩国东亚大学
出 处:《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1期151-178,共28页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摘 要:在分析伪满洲国的民族间的地位关系时 ,有着在满朝鲜人是处于支配民族的日本人和被支配民族的中国人之间的“中间者”或者说是比中国人优越的“二等公民”的说法。这样的论据提示了伪满洲国时期劳动界的民族间的工资差异 ,劳动条件的差异及民族间的粮食供给顺序。虽然伪满洲国的工厂、矿山、搬运、通信劳动领域中民族间平均每人工资额数为日本人—朝鲜人—中国人的顺序 ,平均每人工资额数朝鲜人比中国人多 ;但是其中高收入的比重却是中国人比朝鲜人高很多 ,朝鲜人中高收入的人是极少数。劳动条件也是朝鲜人比中国人恶劣。另外伪满洲国劳动界事实上是日本人和中国人两分天下 ,朝鲜人的比重微乎其微。其结果是伪满洲国的劳动政策也是以日本人和中国人为主 ,朝鲜人在其劳动政策中处于次要的地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