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病毒性肝炎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许继涛 杨霞[2] 王江蓉[4] 张占卿[4] 

机构地区:[2]吉林省吉林市传染病医院,吉林132002 [3]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传染科,江西鹰潭335000 [4]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上海200083

出  处:《世界感染杂志》2004年第1期62-63,共2页World Journal of Infection

摘  要: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的变化,探讨测定血清IAP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20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IAP,比较不同临床类型的血清IAP水平,并对血清IAP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IAP水平在急性肝炎与轻度慢性肝炎之间、在中/重度慢性肝炎与肝硬化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肝炎与轻度慢性肝炎血清IAP水平显著高于中/重度慢性肝炎与肝硬化(P<0.0001),中/重度慢性肝炎与肝硬化血清IA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重型肝炎(P<0.0001);血清IAP水平与PTA呈显著正相关(r=0.599,P<0.0001)。结论:血清IA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脏损害程度,检测血清IAP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其预后估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 键 词:病毒性肝炎 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AP 凝血酶原活动度 肝硬化 

分 类 号:R512.6[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