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心脏起搏的病理生理学留着不作处理的好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DavidA.Kass 曲哲 陈新 

机构地区:[1]JohnsHopkinsMedicalInstitutions,600NWolfeSt,Baltimore,MD21287 [2]不详

出  处:《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2004年第2期110-111,共2页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Chinese Edition)

摘  要:植人型心脏起搏器于1960年被首次应用,其主要目的是在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维持适宜的心率。对此类患者,心室单腔刺激是有效的,虽然从生理学观点看不够理想。然而,对于需要经常激动心室的持续性缓慢心律,这种方法产生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心室起搏打断了心房-心室收缩的正常时间顺序。

关 键 词:生理性心脏起搏 病理生理学 症状性心动过缓 抗心律失常药物 

分 类 号:R654.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