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尹祥础[1,2] Peter Mora 彭克银[1,2] 王裕仓[1,2] Dion Weatherley 张晖辉(翻译)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NM),北京100080 [2]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北京100036 [3]QUAKES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Australia [4]不详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04年第5期24-30,共7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摘 要: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主要思路是 :系统在稳定状态时加载响应与卸载响应的比值与非稳定状态时加载响应与卸载响应的比值是完全不同的。大震前加卸载响应比升高和能量加速释放这两种现象可以用来对地震进行中期预报。同时 ,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和能量加速释放可能有相同的物理机制。为了验证这种地震预报方法的可行性 ,我们研究了几例发生在澳大利亚与中国 ,M 5 0~ 7 9之间的地震 ,其中包括破坏严重的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地震和中国的唐山地震。我们利用以震源中心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计算了震前的加卸载响应比和能量加速释放的幂律拟合。能量幂律加速释放存在一组最佳的拟合 ,一定范围内加卸载响应比达最大值表明加卸载响应比也有一个临界区尺度。进一步讲 ,加卸载响应比与能量加速释放的临界区尺度是相似的。这些结果表明加卸载响应比与能量加速释放有相同的物理机制。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对这种物理机制提供更好的解释 。
关 键 词:加卸载响应比(LURR) 矩加速释放(AMR) 能量加速释放(AER) 临界点理论(CPH) 地震预测 临界区尺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