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生态学报》2004年第5期959-964,共6页Acta Ecologica Sinica
基 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助项目 ;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 0 0 2 )~~
摘 要:为了探讨亚热带树木休眠理论以及休眠与树木分布的相互关系 ,研究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休眠生理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 :白花泡桐种子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在 2 0~ 30℃ ,经过低温处理后 ,适宜发芽温度范围扩大到 15~ 30℃ ,具有浅低温休眠特性 ;5℃的低温处理不仅提高了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而且加快了发芽速度 ,尤其在 15℃发芽温度条件下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4 0 d的 5℃低温处理效果最好 ,2 0 d、6 0 d的低温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没有用低温处理的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 ,除了在 2 5℃发芽温度下的发芽势差异不显著外 ,在不同发芽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但在2 0℃、2 5℃发芽温度下的平均发芽时间差异不显著。在 15℃发芽温度条件下 ,除了桂林种源以外 ,没有用低温处理的白花泡桐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势都随着种源纬度的增加而增加 ,而在 2 0~ 30℃的适宜发芽温度范围内随种源纬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不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对低温处理反应差异明显。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以南的低纬度种源白花泡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都较北亚热带的高纬度种源高。低温处理后的中亚热带株州种源和北亚热带南部的宜昌种源白花泡桐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最长 ,而随着纬度的降低或增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