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大晅[1] 江涛[1] 王亚红[2] 郭维琴[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700 [2]北京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出 处:《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6期1098-1099,共2页Study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治疗的理论依据 ,本文从“络病”的角度对动脉粥样硬化 (AS)病变处血管生成的重要病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分析了AS病变发生、发展与中医“络病”的关系 ;并基于“络道亢变”等理论 ,从结构与功能两方面阐释了AS病变处血管生成的中医病机特点 ,提出络脉虚滞是AS络道亢变产生的基础 ,瘀毒阻络是AS络道亢变产生的重要条件 ;在治疗上 ,提出扶正养络、活血通络、解毒通络的治法 ,在AS的治疗中值得进一步重视和发掘。
关 键 词: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生成 络病 络道亢变 心脑血管疾病 病理学 中医学
分 类 号:R259.414[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