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57-62,共6页Journal of Shanto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刑法学界一直对犯罪对象概念研究不够 ,它在刑法体系中的地位 ,一般只在谈到犯罪客体时 ,才附带作一些解释说明 ,长久以来一直未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近年来 ,虽然学界对犯罪对象概念提出了一些富争议性的观点 ,但显得零散而不系统。笔者试图对各家所言作一个梳理 。The concept of objective of a crime has not been fully studied among criminal jurists,its position in criminal law system is not definite.Some scholars suggests disputative and unsystematic views on the subject.In the paper,authors discussed different views and then try to provide a repositioning of objective of crime in the requisites in constitution of crime.
关 键 词:犯罪对象 行为客体 犯罪客体的物质承担者 刑法上的法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