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成都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出 处:《气候变化研究快报》2018年第4期213-223,共11页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摘 要:文章采用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时降水量网格数据资料及NCEP-FNL再分析资料,运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2016年7月18~21日发生在豫北与河北南部一带的暴雨主要天气形势和动力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东高西低”的有利环流形势下。200 hPa高空急流发展增强,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出现较强辐散。低空700 hPa有西南低涡发展并加强东移,造成其东北侧的辐合运动。伴随这种高层辐散,底层辐合的运动,一支明显的次级环流出现在河南河北一带。暴雨区落在次级环流的上升支一侧,上升气流由于高空急流和低空低涡的相互作用异常增强。这种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垂直运动对暴雨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动力强迫作用。降水强度则随着高空急流和低空低涡的发展增强而增强。暴雨发生时,豫北地区上空存在对流不稳定的层结结构,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东海的水汽在此处聚集,这些都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分 类 号:P4[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