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永州市气象台,湖南 永州 [2]道县气象局,湖南 永州 [3]祁阳市气象局,湖南 祁阳
出 处:《气候变化研究快报》2024年第6期1605-1618,共14页Climate Change Research Letters
摘 要:本文利用自动站实况降水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探空资料,分别对2022年5月29~30日以及6月4~6日永州地区的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从实况、环流形势、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热力条件以及不稳定能量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强降水过程均受空中槽以及地面锋面系统过境影响,第一次过程降水强度较大且降水分布范围较广,覆盖永州大部地区,第二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强度相较于第一次过程较弱,且主要集中在永州中部以及北部地区,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与第一次降水过程相比,第二次降水过程天气系统维持时间较长,强度相较于第一次较弱;水汽条件方面,两次强降水过程中永州地区的水汽辐合过程均较为显著,为强降水的持续提供了有利水汽条件。第二次强降水过程中,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区分布范围更广,但中心强度较低,且第二次降水过程中整层大气可降水量以及比湿大值区分布范围也较广,表明第二次强降水过程期间大气湿度较大,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动力条件方面,两次强降水过程,在永州地区均出现低空辐合、高空辐散运动,其产生的抽吸作用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加强和维持,为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动力条件,第一次强降水过程中,永州地区上空垂直速度以及散度场的变化更快,大气垂直运动更为剧烈,湍流运动更强,且大气的辐合区更为深厚,这也表明第一次强降水过程大气的不稳定度更高,降水过程更为集中,而第二次降水过程强度较弱;热力条件方面,对比分析发现这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均具有较为有利的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条件,而在第二次的强降水天气过程中,其假相当位温以及K指数大值区分布范围更广,且持续时间更长,表明第二次降水过程的持续时间也较长;不稳定能量方面,在这两次强降水过程期间,永州地区上空
关 键 词:强降水 环流形势 水汽通量散度 整层大气可降水量 比湿 散度 垂直速度 假相当位温 K指数 不稳定能量
分 类 号:K92[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