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2]简阳市云龙金马学校,四川 成都
出 处:《自然科学》2024年第6期1214-1229,共16页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摘 要:利用1960~2022年西南地区81个气象站点共63年的逐日气象降水量观测资料,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Morlet小波分析和集合经验模态分析(EEMD)等方法,对西南地区63年雨季降水量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REOF分析表明:第1模态高值区主要在云南地区,低值在川西高原及四川东部;第2模态高值区主要在云南东南部和四川东部,低值区在川西高原;第3模态高值区主要在四川中部及北部,第4模态高值区主要在贵州地区,第5模态高值区主要在四川东部。根据高荷载量以及各种因素可以把西南地区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云南区、川西高原区、川东区、川中区以及贵州区。小波分析表明云南区主要存在准3a、准8a、准23a的降水周期;EEMD分解表明云南区主要有3.2年、6.4年、9.6年、21.3年的周期。小波分析表明川东地区主要存在准7a、准13a、准22a的降水周期;EEMD分解表明川东区主要有3.36年、8年、26.6年的周期。小波分析表明川西高原区主要存在准4a、准8a、准15a、准18a的降水周期;EEMD分解表明川西高原区具有3年、6.4年、8.6年、21.3年的周期。小波分析表明川中区主要有准4a、准6a、准10a、准16a、准27a的降水周期;EEMD分解表明川中区主要有2.78年、7.6年、16年的周期。小波分析表明贵州区主要有准7a、准11a、准15a和准20a的降水周期变化;EEMD分解表明贵州区具有4.15年、10年、20年的周期。由此可知,西南地区主要存在4年、8年和20年左右的周期。Utilizing day-by-day meteorological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from 8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Southwest China for a total of 63 years from 1960 to 2022, the multi-scal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63-year rainy season in Southwest China were studied in detail by means of Rotatio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decomposition (REOF), Morlet wavelet analysis and Ensemble Empirical
分 类 号:TN9[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