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中心,山东 青岛
出 处:《中医学》2024年第10期2652-2659,共8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本文报告了对原发性头痛具有特异治疗作用的新穴位(下关前穴)的发现经过、基于中医经络理论、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理论的“下关前穴针刺(技法)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分析。该穴位于下关穴水平近鼻侧向前方约1寸的位置,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及十四经脉体表循行部位分析,该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的交汇处,故拟定新穴位名称为下关前穴,相当于交会穴。其浅层布有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支,面神经的颧支、颊支,面横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三叉神经的下颌神经分支分布。现代医学关于偏头痛发生机制涉及到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三叉神经支配成为头痛发作的最终共同上游途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阳性的感觉纤维、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的交感神经和乙酰胆碱转运体阳性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在头面部穴位附近形成神经网络。下关前穴附近有丰富的三叉神经分支和自主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纤维分布。这是针刺该穴位发挥头痛治疗作用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针刺该穴位产生快速而强大的镇痛作用,更大可能是通过调节穴位附近的三叉神经痛觉传递、自主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纤维)及其相关的血管舒缩功能活动水平而实现的。在针刺下关前穴技法上突破常规针刺规范,即采用3寸毫针近80度角度斜刺或直刺该穴位或向下关穴方向针刺约2寸。本文所述的新发现和新技术,治疗以偏头痛为代表的头面部疾病,具有“便利、安全、绿色、高效”等优势特点,为简化针灸防治包括偏头痛在内的头面部疾病取穴方案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This article reported the discovery of new acupoint (Xiaguan anterior acupoint) with specific therapeutic effect on primary headach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related mechanism analysis of “Xiaguan anterior acupoint acupuncture technique
关 键 词:下关前穴 针灸 偏头痛 三叉神经 自主神经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