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艺术理论

作品数:151629被引量:97784H指数:4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锋王一川李倍雷武文龙周星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艺术家美术当代艺术艺术创作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物至境: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话语体系的构成及阐释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2期4-12,共9页王韶华 
在中国艺术思想史上,创作话语体系之构成的主干是:以物为始,以境为终。这表现为:在创作的历史演进中,话语由关注“物”转向关注“人”,进而达于对“人”“物”合一之“境”的深入探讨;在创作活动的过程方面,话语关注艺术因感物而作的缘...
关键词:  创作话语体系 中国传统艺术 
“迭视”:别现代主义艺术图像的视觉方式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2期23-33,共11页庄焕明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艺术图像的‘别现代’视觉方式研究”(编号:145461)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艺术图像在当今中国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元素“合谋”“共存”的巨大变革,即“别现代转向”。此转向深刻反映了艺术图像在视觉呈现上的异质性,而其背后潜藏着一种可被称为“迭视”的视觉方式或者...
关键词:别现代 图像 迭视 
美育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路径探析
《艺术教育》2025年第4期211-214,共4页王运涛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江西师范大学)2024年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文化育人视域下‘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进路探析”,项目批准号:JXSD2024ZC008。
“一站式”学生社区融思想引领、学习发展、生活指导、文化交流于一体,是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要求、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美育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具有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五育融通、提升场域品位三重意义,是...
关键词:美育 “一站式”学生社区 路径 
艺术院校“学分制”改革背景下在线通识教育探索与分析——以中国美术学院为例
《艺术教育》2025年第4期219-222,共4页陈效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智慧教育与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专项课题成果,项目名称“艺术类院校“学分制”教学改革背景下基于线上课程资源的通识课教学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KT2023430。
2021年,中国美术学院提出“学分制”教学改革具体设想,并于2022-2023学年正式启动“学分制”教学改革。文章通过介绍中国美术学院当前“学分制”教学改革过程中关于通识教育的探索,分析目前在线课程平台的使用情况,包括教师在平台上的...
关键词:艺术院校 学分制 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 在线课程 
艺术教育在青年心理问题社会辅导机制中的融合应用——以绍兴地区为例
《艺术教育》2025年第4期223-226,共4页厉晓航 王柱 
2022年度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院设科研项目,项目名称“青年心理问题的社会化辅导机制研究一一以绍兴地区为例”,项目编号:KY2022017。
作为我国社会化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省份,浙江的体系机制日趋成熟,但该机制落地见效慢、辅导形式受限、有实践经验的专业心理服务队伍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文章提出,在落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任务的同时,探索将艺术教育融入青...
关键词:青年心理问题 艺术教育 社会辅导机制 
21世纪中国风景研究与文化传承路径探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47-156,共10页郭李淳 
2023年度广东科技学院科研项目(人文社科类)“东莞市城市语言景观研究”(GKY-2023KYQNW-35)。
中国风景研究对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尤其重视。中国风景研究对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借鉴是立足于中国风景理论研究创新的重要实践。21世纪以来,中国风景研究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美学理论。就具体的研究主题而言,中国风景研究重...
关键词:21世纪中国风景研究 文化传承 师用 意象 天人合一 
数智时代下年画的展示与传播路径研究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53-160,共8页田文溥 
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正在消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域区隔。数智时代以AI、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引领变革,打破了以往非遗项目家族传承与地域传播的相对封闭性。非遗传播中的受众呈现社群化、普及化及主体强化等特点,技术表征下的...
关键词:数智时代 年画 非遗传播 记忆建构 
原生语境与逻辑演进:唐宋至晚清的艺术体式理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45-156,共12页徐慧极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原始语境与知识生成: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4BA035,安徽建筑大学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类重点项目“知识学视野下的中国古代艺术体式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24AH052346)
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理论研究侧重艺术家个体性方面的阐释,偏重接受者感受到的艺术作品的整体风貌研究,然而中国古代认同艺术风格成类型的样式、模式涵义,风格自身体类、体法、体制方面的理论研究则有广阔的挖掘空间。这是中国古代艺术不...
关键词:唐宋 元明清 体式 风格类型 知识建构 
数字技术下的艺术史书写:数字艺术史的创新与挑战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44-155,共12页李斌 文彩婷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莱恩·考斯基马数字文学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23XWW006);“一带一路”与巴蜀文化数字化工程重点实验室一般项目“数字人文影响下的数字艺术史书写研究:理论创新与话语建构”(SYB202302)。
进入数字时代,数字技术与传统学科的融合正在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拓宽研究边界。其中,数据处理、计算分析等数字技术与艺术史的结合开辟了数字艺术史这一新领域。在研究实践中,数字艺术史研究策略不仅提高了研究效率,还通过建构关系网络...
关键词:数字艺术史 艺术史 数字技术 数字人文 
比较艺术史的学理逻辑建构——基于比较艺术学学科内涵与特征的思考
《艺术传播研究》2025年第2期70-78,共9页颜景旺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当代中国艺术史理论体系建构研究”(批准号:23CA172)的阶段性成果。
“比较艺术史”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还未得到艺术学界的充分关注。若基于“比较艺术学”的学科逻辑,对“比较艺术史”的学理内涵进行建构,则可以认为:它是自觉运用比较方法研究各门类艺术史以及艺术史与外部世界的间性关系的一门学问...
关键词:比较艺术史 比较艺术学 门类艺术史 整体艺术史 学理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