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51)

作品数:29被引量:334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卓佳朱长波曹煜成文国樑刘孝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中国水产科学》《安全与环境学报》《渔业科学进展》更多>>
相关主题:凡纳滨对虾对虾混养罗非鱼养殖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混养罗非鱼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698-705,共8页粟丽 朱长波 陈素文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5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科函财字[2009]627号)
为了探索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在对虾养殖场选取一口池塘,设置24个围隔进行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混养实验。实验分为6组(A、B、C、D、E、F组),F组为对照组不放养罗非鱼。对养殖水...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吉丽罗非鱼 水质因子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对比被引量:7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3年第2期89-97,共9页虞为 李卓佳 王丽花 张晓阳 曹煜成 文国樑 朱长波 马广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851);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47);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009C01)
采用18个36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水质动态及产出效果的差异。试验分为6组,每组3个围隔。各围隔放养凡纳滨对虾(全长为0.045cm)3000尾,放养罗非鱼(体重为201±25g)分别为0(F组)、4(A组)、8(B组)、12(C组)、...
关键词:对虾 罗非鱼 单养 混养 水质 产量 
连阴雨天气对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围隔中浮游植物和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27期13388-13391,13432,共5页林丽华 粟丽 朱长波 张汉华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2;2011BAD13B03);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09010-026(b);A201009C0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80085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科函财字[2009]627号)
[目的]为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探讨连续阴雨天气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浮游植物和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连阴雨天气对围隔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优势种都有影响,使各围隔浮游植物数量下降,在7月20...
关键词:浮游植物 凡纳滨对虾 吉丽罗非鱼 阴雨天气 围隔 
凡纳滨对虾不同池塘混养模式的弧菌数量变化被引量:8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19期156-159,共4页徐金根 陈素文 张汉华 朱长波 李卓佳 粟丽 王兆礼 
国家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51);广东省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广东省科技计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匹配项目(粤科函财字[2009]627号)
研究了对虾3种不同池塘混养模式(凡纳滨对虾与草鱼、革胡子鲶混养,凡纳滨对虾与草鱼混养,凡纳滨对虾与革胡子鲶混养)的养殖环境下,弧菌数量变化与环境因子(温度、DO、COD等)及对虾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对虾混养模式的弧菌数量变化...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混养 弧菌 数量动态 
盐度对香港巨牡蛎摄食和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5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11期10-14,共5页林丽华 廖文崇 谢健文 朱长波 张汉华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2;2011BAD13B03);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A2009010-026(b);A201009C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5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科函财字[2009]627号)
为了探明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的摄食和代谢与盐度的关系,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流水系统研究了不同盐度(S)条件下香港巨牡蛎的滤水率(FR)、摄食率(脶)、吸收率似E)、耗氧率(OR)和排氨率(NR)的变化规律。结...
关键词:香港巨牡蛎 盐度 滤水率 摄食率 吸收率 耗氧率 排氨率 
珠江河口区罗非鱼养殖池塘中浮游微藻的群落特征被引量:13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年第10期2019-2030,共12页彭聪聪 李卓佳 曹煜成 文国樑 刘孝竹 胡晓娟 
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51);广东省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YD05)
2009年5月至11月,在广州市番禺区海鸥岛对6口罗非鱼河口养殖池塘的微藻群落结构和水质因子进行定期采样分析,共检出微藻7门157种,其中绿藻67种,蓝藻34种,硅藻18种,甲藻5种,隐藻3种,裸藻28种,金藻2种。各池微藻优势种种类丰富,但不同门...
关键词:罗非鱼 珠江河口区 养殖池塘 浮游微藻 群落 
凡纳滨对虾在半集约化土池养殖模式下的生长特性分析被引量:5
《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第9期9-13,共5页刘少英 朱长波 文国樑 李卓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5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3);国家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7);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34);广东省鱼病防治专项(2130108)
对虾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模式下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这是进行对虾高效养殖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探明半集约化土池养殖模式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特性,2009年5~8月,在广东省电白县的滩涂土池半集约化养殖区,对...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半集约化养殖 土池 生长特性 von Bertallanffy方程 
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围隔氮磷收支的研究被引量:26
《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第4期50-55,共6页李卓佳 虞为 朱长波 文国樑 马广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851);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47);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A201009C01)
采用18个36m2的围隔进行对虾单养和对虾罗非鱼混养试验,研究其氮磷收支的差异。各围隔放养对虾(全长为0.045 cm)均为3 000尾,放养罗非鱼((201±25)g/尾)分别为0尾(F组)、4尾(A组)、8尾(B组)、12尾(C组)、18尾(D组)、24尾(E组),试验期间...
关键词:水产养殖学 对虾 罗非鱼 混养 氮磷收支 氮磷的利用率 
对虾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期间水体悬浮颗粒物的动态及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水产科学》2012年第2期256-264,共9页粟丽 朱长波 张汉华 李卓佳 余招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00851);现代农业(虾)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NYCYTX-46);"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3B02;2011BAD13B03);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A201009C0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科函财字[2009]627号
于2010年8-10月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鸡打港实验探讨了对虾-罗非鱼网箱混养池塘养殖期间水体中悬浮颗粒物(TPM)、颗粒有机物(POM)的动态变化及POM含量对罗非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池塘总颗粒悬浮物量(TPM)为(83....
关键词:罗非鱼 悬浮颗粒物 颗粒有机物 增重率 池塘网箱 
混养罗非鱼对虾池浮游微藻群落的影响及浮游微藻优势种组成与罗非鱼生长的关系被引量:11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4期101-104,共4页粟丽 朱长波 张汉华 李卓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51);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科函财字[2009]627号)
罗非鱼是我国南方水体常见的杂食性鱼类,为了解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以及不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与罗非鱼生长之间的关系,于2010年8~10月,在茂名市电白对虾养殖池进行了罗非鱼—对虾混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406池在试验期间一直以铜...
关键词:罗非鱼 肠含物 浮游微藻 群落结构 增重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