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3)

作品数:6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冉储著炎更多>>
相关机构:安庆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湖北科技学院学报》《邢台学院学报》《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黄梅戏地方戏曲传承新农村建设艺术教育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地方戏曲剧种传承与发展的思考被引量:3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1期59-61,共3页荀安华 郑琪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3)
在传统城镇化建设中,中国戏曲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城乡矛盾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当下语境中,地方戏曲如何把握契机,化解危机,既能获得新时代的农民观众的热捧,又能获得城市观众...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 地方戏曲 传承与发展 
新农村建设视阈下地方戏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邢台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52-153,共2页荀安华 郑琪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阈中的安徽地方戏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批准号:AHSK11-12D193
地方戏曲产生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农村为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大舞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本来就扎根在民间的地方戏曲的积极参与。然而,目前地方戏曲在新农村建设中并没有发挥多少作用。其中问题非常复杂,涉及到戏曲艺术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地方戏曲 存在问题 发展途径 
新农村建设中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被引量:2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9期151-153,共3页徐冉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阈中的安徽地方戏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AHSK11-12D193)
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新农村建设,正本兴源,黄梅戏只有真正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才有继续繁荣发展的可能。黄梅戏的繁荣发展对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新农村文化事业以及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黄梅戏 传承 发展 
黄梅戏旅游开发及发展探讨被引量:3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119-120,共2页徐冉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视阈中的安徽地方戏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研究(AHSK11-12D193)
黄梅戏以带有浓重的生活气息而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大黄梅戏的宣传力度,提出了新的方案,把黄梅戏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发展。文章探讨了黄梅戏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必要性,黄梅戏旅游开发及发展的优缺点、针对黄梅...
关键词:黄梅戏 旅游开发 未来展望 
地方戏曲艺术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态势论略——以黄梅戏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为例被引量:3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07-111,共5页储著炎 徐冉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2)
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我国地方戏曲教育资源丰富多样,就黄梅戏而言,其艺术传承经历了从民间师徒授艺到科班剧社传习,再到现代教育体系的构建这样一系列的历史沿革。与其他剧种相比,黄梅戏艺术传承在教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地方戏曲 艺术教育 历史沿革 发展态势 黄梅戏 
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困境与保护被引量:7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0-11,共2页徐冉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193)
黄梅戏旧称黄梅采茶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形成于安徽安庆,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地理环境和地理文化的深刻影响。现阶段,黄梅戏的发展遇到了困难,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艺术瑰宝,需要做出...
关键词:黄梅戏 形成 发展困境 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