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0CSH005)

作品数:13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国灿高飞姚培锋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台州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月刊》《浙江学刊》《浙江社会科学》《学术月刊》更多>>
相关主题:市镇宋代太湖流域农村城市化南宋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宋太湖流域市镇的社区结构与社会生活——宋代太湖流域市镇研究之四被引量:2
《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84-88,共5页陈国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00CSH005)
南宋时期,太湖流域的镇级中心地和规模较大的草市,在空间规模上大多达到或超过了县级城市,并呈现出类似州县城市的社区结构和街区布局特点。在社会管理方面,也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一般乡村的行政、税收、治安、户籍、役法等制度。同时,市...
关键词:南宋 太湖流域 市镇社会 街区布局 社会生活 
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被引量:8
《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96-103,共8页陈国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的一部分;项目批准号 :0 0CSH0 0 5
进入近代以后 ,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 ,近代城市和交通的兴起 ,农村经济的变化 ,江南农村市镇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机遇 ,走上了曲折转型的道路。一方面 ,由传统的乡村经济中心向近代工商业城镇发展 ;另一方面 ,在社会领域上也出现部分近...
关键词:江南地区 农村市镇 近代化 社会转型 社会结构 经济领域 
南宋太湖流域市镇的人口规模与居民结构被引量:3
《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96-100,共5页陈国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 :0 0CSH0 0 5
南宋时期 ,太湖流域市镇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中镇级中心地大致可分为上千户至数千户、数百户、百余户三个等级 ;草市大致可分为千户以上、数百户至百余户、数十户、几户至十几户四个等级。市镇居民的社会结构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 ,...
关键词:南宋 太湖流域 市镇人口 居民结构 
论宋代太湖流域的市镇经济被引量:1
《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85-89,共5页陈国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0 0CSH0 0 5
两宋时期 ,太湖流域不同类型的市镇在经济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从中表现出多种发展趋向。就市镇商业而言 ,北宋时总体水平尚相当有限 ,南宋时逐渐走向繁荣 ,发展形态也趋于成熟。就市镇手工业而言 ,行业种类繁多 ,专业化特点日趋明显 ,经...
关键词:宋代 太湖流域 市镇经济 市场形态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形态演变——以浙东南为中心被引量:1
《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52-56,共5页高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课题<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00CSHOO5)成果之一。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发展达到高潮,表现在浙东南,一方面,由于军事战略地位的提升,军镇数大量增加,有的军镇已具备经济职能;另一方面,以市为核心的经济性市镇出现了历史性大发展:地域分布日趋广泛,商业呈现出繁荣景象,分工逐渐明确,...
关键词:明清 江南 浙东南 市镇 演变 
南宋两浙地区城镇居民的社会生活——以杭嘉湖地区为例被引量: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98-102,共5页姚培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00CSH005)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陈国灿博士;教授
南宋两浙地区城镇有了较大的发展,无论是城镇数量、规模,还是城镇商业经济,已大大超过此前的水平。城镇居民中从业人员增多,结构日趋复杂,并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市民阶层。这不仅影响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而且对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念形...
关键词:南宋 两浙地区 城镇居民 社会生活 社会风气 
宋代太湖流域市镇发展简论被引量:4
《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86-90,共5页陈国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 :0 0CSH0 0 5
随着农村经济的高涨 ,州县城市的兴盛 ,人口的增加 ,从北宋中期起 ,各种市镇在太湖流域广泛兴起 ,并呈快速发展之势。到南宋时期 ,不仅形成了颇为密集的市镇网络 ,而且市镇的工商业普遍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此基础上 ,市镇形态也呈现多...
关键词:宋代 太湖流域 市镇 农村城市化 
略论宋代浙东南地区的农村城市化现象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03年第1期218-221,共4页陈国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两宋时期 ,浙东南地区的农村经济日趋高涨 ,人口大幅度增加。在此基础上 ,随着州县城市的兴盛 ,特别是各种市镇的大量兴起 ,开始了其农村城市化进程。不过就总体发展水平而言 ,此期浙东南地区的农村城市化尚处于缓慢起步阶段。
关键词:宋代 浙东南地区 农村城市化 市镇 农村社会环境 
明代绍兴府市镇探析被引量:1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87-90,共4页姚培锋 李青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明代绍兴地区市镇的发展概况是市多镇少、出现专业市镇,总体水平居于中等层面,其地域分布、基本类型与社会状况各具特色。这一时期绍兴市镇在宋代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呈现出城市化的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绍兴地区的农...
关键词:明代 绍兴府 市镇 城市化 
南宋江南城市的公共事业与社会保障被引量:6
《学术月刊》2002年第6期73-78,共6页陈国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南地区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批准号 :0 0CSH0 0 5。
南宋时期 ,江南是全国城市最为发达的地区 ,不仅城市经济空前繁荣 ,而且在防火救火、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居民赈济、社会慈善等城市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 ,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制度 。
关键词:南宋时期 江南城市 公共事业 社会保障 城市社会管理 环境保护 消防制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