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18606)

作品数:185被引量:3551H指数:3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国彬高旺盛周道玮郑大玮郭继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农牧交错带黄土丘陵区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北方农牧交错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北农牧交错带小尾寒羊集群放牧系统中钙、磷元素营养状况分析
《经济动物学报》2010年第3期146-153,共8页李国华 温铁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
对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内小尾寒羊集群放牧生态系统中5、7、9月钙、磷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牧地土壤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1.46%、178.88μg/g;小尾寒羊2种主食牧草中钙、磷元素的总平均含量分别为0.39%、256.26...
关键词: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东北农牧交错带玉米的适宜收获方式被引量:1
《农机化研究》2009年第8期113-117,共5页陈玉香 张昕 陈静 周道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
吉林的西部是农牧交错带。为了增加粗饲料的来源,尝试了改变当地玉米常规的收获方式,采用全株玉米收获,并且收获时间比当地传统时间有所提前。试验表明,该种收获方式使籽粒产量下降,秸秆产量提高;籽粒营养成分(总淀粉和粗蛋白)含量下降...
关键词:玉米 收获方式 农牧交错带 东北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被引量:13
《草业学报》2009年第4期217-223,共7页吕玉华 郑大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2000018606);北京市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段草原畜牧区和农耕区家畜分布密度空间相悖是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的最大障碍。本区草原畜牧区现实载畜量是适宜载畜量的1.15~2.60倍;农耕区大部分旗县现实载畜量只能达到适宜载畜量的35%以下。易地育肥农...
关键词:北方农牧交错带 系统耦合 易地育肥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的生物质形成被引量:16
《生态学报》2008年第12期6043-6050,共8页杨新国 李玉英 吴天龙 程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资助项目(G2000018606)~~
为深入认识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引种能源植物柳枝稷生物质生产的开发潜力及其约束机制,调查了农田、植丛尺度上早熟和晚熟柳枝稷年度生命周期内生物量累积、分株建成动态,以及土壤水分供求平衡过程。研究发现,植丛尺度早熟柳枝稷抽穗...
关键词:柳枝稷 生物质生产 分株种群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 
钾营养对地膜覆盖小南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华北农学报》2007年第5期86-89,共4页黄伟 张俊花 陈建新 张立峰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G2000018606);国家防沙治沙应急计划项目(FS2000-03);河北省"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3220134D)
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地膜覆盖小南瓜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提高小南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小南瓜叶片的蒸腾速率。也能使茎秆粗壮,有效地促进单位叶面积内干物质的积累,明显提高小南瓜的产量。...
关键词:钾营养 小南瓜 地膜覆盖 产量 光合特性 
钾素营养对饲用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年第3期393-397,共5页杜雄 张立峰 李会彬 杨福存 边秀举 
中加合作PPI-PPIC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G2000018606)资助
在冀西北高原旱滩地条件下,以饲用玉米自马牙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钾肥不同施用量对饲用玉米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使饲用玉米的生物产量增产7.96%~17.60%;显著促进了玉米植株氮素和磷素的吸收。施钾...
关键词:饲用玉米 钾素 生物产量 营养品质 
东北农牧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锌、硒元素的营养状况被引量:1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温铁峰 李惠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
2002年,对东北农牧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的被毛、血液、肝脏,牧地土壤及2种主食牧草(羊草、虎尾草)中锌、硒元素的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是该交错带放牧小尾寒羊被毛中锌、硒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4.50μg/g3、39.50μg/kg,血液中锌、硒的...
关键词:东北农牧交错带 小尾寒羊   
冀西北高原不同植被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3期271-274,共4页侯大山 刘玉华 王云超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G2000018606);国家防沙治沙应急计划项目(FS2000-03)
冀西北高原为高寒半干旱地区,降水是此地区土壤水分的唯一给源,研究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对高效利用降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采用定点观测的方法,对不同植被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植被生长期内不同土层土...
关键词:冀西北高原 土壤水分 莜麦地 苜蓿地 榆树地 
松嫩草甸不同退化程度生境土壤磷素动态研究被引量: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第6期777-782,共6页张乃莉 郭继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17066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
对松嫩草甸不同退化程度生境的几种代表植物群落土壤磷索状况的研究表明,各群落相同土层的全磷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说明土壤磷库具有较强的弹性,土壤退化落后于地上植物群落的退化.各群落土壤全磷的季节变化相似,均经历迅速累积,...
关键词:速效磷 微生物量磷 土壤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被引量:1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2期135-141,共7页孟庆香 刘国彬 常庆瑞 杨勤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100530170790);国家科技部重点科技项目(20002BA901A4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18606);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08B14)
根据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特点以及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对光、热、水、土资源的要求和利用效率,运用逐步订正法对该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定量估算,并对其土地的人口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指出了提高该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及...
关键词: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 土地生产潜力 人口承载力 限制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