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060)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韩伟杨晓燕黄亚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青海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西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格萨尔》史诗文学批评新时期之初生命审美反映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政治解冻与文学批评生命的获得——新时期之初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1979-1984)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01-106,共6页韩伟 杨晓燕 
中国社科院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30060);2008年度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之初,随着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胜利召开,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改观,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重获新生。以理论批评与作品批评为基点,试图从"人学观念的确立"、"为文艺正名"、"走向审美化的文学批评"三个方面阐述新时期政治解...
关键词:新时期 文学批评 人学观念 审美反映论 审美化的文学批评 
论《格萨尔》史诗的仪式性被引量:1
《西藏研究》2009年第6期35-41,共7页韩伟 
第四十三批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080430060);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格萨尔>文学人类学研究"(项目批号:09CZW067)的资助
《格萨尔》史诗是一部描述居住在雪域高原的藏族先民远古部落时代的生活画卷,它展现的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世界。文章对最能表现这个世界的"仪式"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认为"仪式"由原初的世俗上升到宗教,具有了宗教意味,其巫术内涵...
关键词:《格萨尔》 仪式性 巫术 
文学回归自身与走向自觉的文学批评--论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1985--199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4期103-111,共9页韩伟 黄亚妮 
第43批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08043006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学批评在全面清理与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向其自身回归,文学批评走向自觉,并呈现出多元探索的发展格局。在文学主体性的批评、文学批评方法的突破创新、对文学形式的批评、对现实主义与典型问题的批评、对审美意识形...
关键词:文学批评 主体性 多元化 审美意识形态 
《格萨尔》史诗原型系统被引量:1
《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83-87,共5页韩伟 
第43批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08043006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格萨尔>文学人类学研究(项目批号:09CZW067)资助
藏族大百科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蕴含着丰富的原型意象。这些原型意象的开掘与探索对《格萨尔》史诗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对史诗中诞生原型、英雄原型、恶魔原型三个原型意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刻细致的阐释,以期挖掘出...
关键词:原型意象 诞生原型 英雄原型 恶魔原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