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3)

作品数:66被引量:875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李杰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安徽农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更多>>
相关主题: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栽培技术超高产栽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氮效率粳稻生育后期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被引量:13
《华北农学报》2013年第5期175-186,共12页金磊 李霞 魏晓东 刘小龙 王才林 仲维功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9GB2C100135);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06BAD02A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59;31371554);江苏省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2)1003));江苏省微生物与功能组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项目
为明确不同施氮量下高产粳稻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在盆栽条件下,选取3个中粳(武育粳3号、南粳45、02102)和4个晚粳(武运粳7号、南粳44、南粳46、南粳5055),在开花后不同天数,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下(150.0 kg/hm2:LN、30...
关键词:水稻 光合作用 氮素 二氧化碳 抗氧化酶 产量 
全量麦秸机械还田水稻塑盘旱育稀摆超高产技术
《中国稻米》2013年第3期73-73,75,共2页吴爱国 钱普祥 张荔 夏美珍 杨红梅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11)075);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3);江苏粮食丰产科技工程(BE2009425)
组装集成全量麦秸机械还田与水稻塑盘旱育稀摆高产技术,2011年示范应用创造了百亩连片750 kg/667 m2的超高产实绩。技术要点是:稀播、两次化控、旱管培育壮苗、超大行摆栽;利用机械将麦秸全量还田;根据麦秸还田后对水稻的影响,抓好水肥...
关键词:水稻 全量麦秸机械还田 塑盘育苗 旱育 稀摆栽 
里下河地区麦秸机械全量还田水稻南粳44机插高产技术规程被引量:1
《中国稻米》2012年第6期45-47,共3页张荔 夏美珍 杨红梅 吴爱国 钱普祥 
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sx(2011)075];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3);江苏粮食丰产科技工程(BE2009425)
通过在江苏姜堰开展多年试验、示范,组装集成了麦秸机械全量还田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并形成生产技术规程,供相关地区参照。
关键词:秸秆还田 机插 技术规程 
稻麦“双迟”栽培模式及其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被引量:27
《中国水稻科学》2011年第6期629-638,共10页龚金龙 张洪程 常勇 胡雅杰 龙厚元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李德剑 沙安勤 周有炎 罗学超 
江苏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BE2009425);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资助项目(2006BAD02A03);农业部超级稻专项资助项目
采用大田试验,通过设置4种栽培模式,探讨了"双迟"(迟熟水稻+迟播小麦)栽培模式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换茬时间的推迟,稻麦周年生产力不断增加,其中,水稻产量呈增长趋势,而小麦产量先增后减,迟熟中粳茬小麦产量最高。延...
关键词:双迟栽培 水稻 小麦 周年生产力 
机插水稻生育特性及高产配套技术被引量:5
《安徽农学通报》2011年第23期150-151,共2页徐红 李成 于凤翠 唐钧 徐晓青 唐玮 马卉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课题支撑(课题编号:2006BAD02A03)
水稻机械化栽插是水稻持续增产的基本方向,笔者分析了近年来机插水稻相关试验与实践经验,集成了适合里下河地区的良种与良法配套和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高产优质机插水稻生产技术。
关键词:机插水稻 生育特性 配套技术 里下河地区 
江苏省不同年代典型粳稻品种的产量及株型差异被引量:1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1-6,共6页熊洁 陈功磊 王绍华 丁艳锋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3)
以江苏省近50年来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10个代表性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年代水稻产量形成、干物质生产、源库关系和株型的差异。结果表明: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水稻单产显著提高,之后提高的幅度趋于平缓。在品种演进过程中,结实率...
关键词:粳稻 演进 产量 株型 
光强与施氮量对水稻南粳45光合特性和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10
《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第7期88-93,共6页金磊 李霞 仲维功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9GB2C100135);国家粮食丰产工程(2006BAD02A03)
以武育粳3号,新品系108为对照,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南粳45在225.0、300.0、345.0kg.hm-2施氮量下,其分蘖期、拔节期和开花后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鉴定其耐光氧化和耐阴特性,并在成熟期考察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与武育粳3号、新品...
关键词:粳稻 光合生理特性 光氧化 耐阴性 产量 
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麦秸、铅对镉在水稻-土壤系统中迁移的影响被引量:17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第7期1295-1299,共5页陈京都 刘萌 顾海燕 戴其根 仲晓春 林忠成 张洪程 
江苏省农委项目: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适宜性评价;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3)
通过室外砂土和黏土的大型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麦秸、铅对镉在水稻-土壤中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砂土和黏土中随着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植株镉含量逐渐降低,添加铅和麦秸均促进了水稻对镉的吸收,增加了水稻植株镉的含量,且铅的促...
关键词:水稻 土壤   麦秸 迁移 
氮肥不同用量对淮稻13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1
《北方水稻》2011年第2期41-43,共3页夏连全 周文军 王建军 陈澄 夏玉玉 谢仁康 
扬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编号:YZ2008024);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编号:2006BAD02A03)
通过麦后水直播稻15 kg/667 m2、18 kg/667 m2、21 kg/667 m2、24 kg/667 m2不同用氮量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总施氮量15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明显不足,施氮量21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略显偏多,施氮量24 kg/667 m2的水稻生长量明...
关键词:麦后水直播稻 施氮量 生长量 产量 对比效果 
甬优7号在苏中地区的特性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耕作与栽培》2011年第2期59-60,共2页丁桂珍 吴爱国 李亚伟 钱普祥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3);江苏粮食丰产科技工程(BE2009425)
简介了杂交粳稻甬优7号在姜堰市示范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为适期稀播,培育壮苗;精苗精栽,提高栽插质量;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关键词:姜堰市 杂交粳稻 甬优7号 栽培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