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148)

作品数:24被引量:25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胡锦矗廖文波张泽钧齐敦武张文广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学杂志》《生态学报》《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大熊猫生境选择头骨大熊猫种群种群生存力分析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嘉陵江下游黑线姬鼠(Apodernus agrarius)和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的形态学初步研究被引量:6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尹彦强 胡锦矗 吴攀文 艾永斌 黎运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48);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项目(SZD0420)
2008年4-10月对嘉陵江下游的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作了形态学初步研究.结果显示:黑线姬鼠和四川短尾鼩分别在各样点之间存在明显的种群差异.对外形量度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合川东岸的黑线姬鼠种群与江北区的种群之间存在差异;而四川短尾...
关键词:黑线姬鼠 四川短尾鼩 头骨 嘉陵江 
大相岭北坡大熊猫生境适宜性评价被引量:35
《兽类学报》2007年第2期146-152,共7页张文广 唐中海 齐敦武 胡远满 胡锦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48);WWF资助项目(CN0865.01)
2005年3-11月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大相岭北坡大熊猫栖息地进行了调查,通过利用样方法发现的大熊猫痕迹频次对栖息地的适宜性进行景观连接度(适宜性)赋值,对大相岭北坡大熊猫栖息地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区面积约为2266.79km2,其...
关键词:大熊猫 生境破碎化 景观连接度 大相岭山系 
评估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的两种方法比较:以大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为例被引量:11
《生态学杂志》2006年第12期1465-1469,共5页张文广 唐中海 齐敦武 胡远满 胡锦矗 白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148);世界野生动物基金(WWF)资助项目(CN0865.01)。
采用景观因素赋值法(方法Ⅰ)和主成分分析法(方法Ⅱ)对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Ⅰ的结果中中等适宜、适宜等级和最适宜等级所占的面积分别为94.62、45.46和0.21 km2,分别占总面积的4.17%、2.00%和0.01%;而方法Ⅱ...
关键词:大熊猫 栖息地 适宜性评价 大相岭山系 
微尾鼩种群繁殖的年龄和季节特征被引量: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5年第6期722-725,共4页廖文波 胡锦矗 周材权 刘涛 吴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170148);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项目(SZD0420)~~
2003年9月~2004年8月对四川南充地区微尾鼩种群不同年龄组繁殖的差异以及各年龄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尾鼩总性比为1.05,经χ2检验,两性差异不显著,繁殖个体性比为1.08,两性差异不显著.雄性微尾鼩1、2月份各年龄组的...
关键词:微尾鼩 繁殖 年龄 季节 
微尾鼩秋季和冬季肥满度比较被引量:6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284-286,290,共4页廖文波 田莉 胡锦矗 唐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48);四川省重点学科资助项目(SZD0420)
对野外捕获的463号微尾鼩标本进行秋季和冬季肥满度比较.结果表明:微尾鼩肥满度秋季明显高于冬季,其中雌性微尾鼩秋、冬两季肥满度差异极显著,雄性差异不显著;雌、雄微尾鼩肥满度除成体Ⅱ组(Ⅲ)秋季差异显著外,其余各组秋、冬季差异不显...
关键词:微尾鼩 肥满度 比较 秋季和冬季 
四川南充城区鼠形小兽群落结构被引量:1
《四川动物》2005年第4期478-480,477,共4页廖文波 吴庆贵 胡锦矗 刘涛 吴红 林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48);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项目(SZD0420)
2003年9月~2004年8月对南充城区的鼠形小兽群落进行研究,应用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3种群落:C1以微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主的居民区附近的垃圾地带鼠形小兽群落;C2以微尾鼩+大足鼠(Rattus nitidus)为...
关键词:群落结构 鼠形小兽 聚类分析 多样性指数 
九江城市及郊区麻雀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的调查被引量:4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209-212,共4页付义强 郭延蜀 胡锦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170148);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项目(SZD0420).
2003年10月-2004年5月期间对九江城市及郊区麻雀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的现状及其历史变迁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区内麻雀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锐减,直至2000年,麻雀又重新出现了明显的恢复迹象,并最终形成以九江县城为消失区、在...
关键词:种群数量 麻雀 九江 郊区 城市 2003年10月 20世纪80年代 2004年5月 空间分布格局 2000年 历史变迁 综合作用 环境因子 大气污染 产粮区 工业性 
家燕的繁殖生态及雏鸟生长发育被引量:13
《动物学杂志》2005年第3期86-89,共4页田丽 周材权 易宏国 胡锦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No.30 170 14 8) ;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 (No .SZD0 4 2 0 )
20 0 4年3~1 0月对南充地区家燕(Hirundorus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家燕2月中旬迁来,9月中旬迁飞。一般年产卵2窝。4月初已见产卵,卵长径(1 9 1 8±0 90 )mm ,短径(1 4 1 8±0 41 )mm ,卵重(2 ...
关键词:家燕 繁殖生态 生长发育 雏鸟 
川中方山浅丘地区鼠形小兽群落结构及其变动的研究被引量: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88-93,共6页廖文波 胡锦矗 李操 刘涛 将北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48);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项目(SZD0420)
对川中方山浅丘地区室内、外生境的鼠形小兽群落结构及其时期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境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生态优势度4个变量均不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而是处于明显的时期交替升降变动过程;室内生境群...
关键词:鼠形小兽 群落结构 变动 室内 室外 
微尾鼩种群数量变动及其预测被引量:1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210-213,251,共5页廖文波 胡锦矗 李操 刘涛 蒋北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148);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资助项目(SZD0420)
根据南充市防疫站1976-2002年和廖文波等2003年9月-2004年8月的鼠形小兽的调查和监测资料,对该地区优势种群微尾鼩(Anourosorexsquamipes)种群数量变动及预测进行了分析。6个时期内微尾鼩种群数量变化在室内生境不具有周期性(s<0.5)...
关键词:微尾鼩 变动 预测 回归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