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5024)

作品数:14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潘景浩郭玉晶张勇张红芬常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分析化学》《药学学报》《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更多>>
相关主题:超分子体系环糊精包结常数荧光光谱法水溶性卟啉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盐酸表阿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和伏安分析被引量:3
《电化学》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程红芬 张勇 宋洁琼 王增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75024);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0021008)资助
应用线性扫描技术研究盐酸表阿霉素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 6.8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盐酸表阿霉素有一较灵敏的还原峰,Epc=-0.34 V(vs.SCE).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后,盐酸表阿霉素的还原峰电流明显下降.据此,建立了BSA的电化学测...
关键词:盐酸表阿霉素 牛血清白蛋白(BSA) 玻碳电极 
银盘电极盐酸柔红霉素电化学行为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电化学》2009年第3期326-330,共5页程红芬 张勇 刘杰 刘艳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5024);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20021008)资助
应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盐酸柔红霉素在银盘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6.5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盐酸柔红霉素有一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Ep-0.64V(vs.SCE),缓冲液加入BSA...
关键词:盐酸柔红霉素 银盘电极 电化学行为 牛血清白蛋白(BSA) 
Meso-四(4-吡啶基)卟啉-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研究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511-514,共4页宋金萍 郭玉晶 叶小兰 潘景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5024);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011023)
在pH=10.2的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Meso-四(4-吡啶基)卟啉(TPyP)与α-CD、β-CD、γ-CD、SBE-β-CD、TM-β-CD五种环糊精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超分子体系.利用双倒数曲线法计算了TPyP与以上五种环糊精的包...
关键词:Meso-四(4-吡啶基)卟啉(TPyP) 环糊精 超分子体系 
血卟啉与左旋多巴相互作用的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第8期1611-1614,共4页李文娟 张勇 燕新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375024);山西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0021008)资助
文章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卟啉类化合物血卟啉与左旋多巴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 7.4),随着体系中血卟啉浓度的增大,左旋多巴的荧光强度逐渐猝灭,荧光发射峰发生轻微蓝移,并有等发射点出现,表明卟啉与左旋多...
关键词:左旋多巴(L-DOPA) 血卟啉(HP) 荧光光谱法 结合常数 热力学常数 
5-邻硝基苯-10,15,20-三苯基卟啉-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研究被引量:7
《分析化学》2007年第4期537-540,共4页孔令宏 郭玉晶 李小香 潘景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375024)
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法和1HNMR法研究了一种人工合成的非水溶性卟啉5-邻硝基苯-10,15,20-三苯基卟啉(简称o-NTPP)与3种母体环糊精α-CD、β-CD、γ-CD和β-CD的两种衍生物2,3,6-三-甲氧基-β-CD(TM-...
关键词:卟啉 环糊精 超分子体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荧光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meso-四(4-甲氧基-3磺酸基苯)卟啉与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研究被引量:3
《分析化学》2006年第11期1541-1545,共5页张红芬 潘景浩 高筱玲 郭玉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375024);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采用极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性卟啉T(4-Mop)PS4与α-CD、-βCD、γ-CD、Hp-β-CD及SBE--βCD 5种环糊精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4-Mop)PS4分别与这5种环糊精形成了T(4-Mop)PS4-CD s超分子体系。此外,本研究还采用...
关键词:卟啉 极谱法 环糊精 超分子体系 包结常数 包结比 
meso-四-(2-噻吩基)铜卟啉-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1
《分析试验室》2006年第10期19-23,共5页李小香 王君文 郭玉晶 孔令宏 潘景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5024);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1015)项目资助
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非水溶性meso-四-(2-噻吩基)铜卟啉(简称Cu-TTP)与四种环糊精α-CD、β-CD、γ-CD、TM-β-CD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结果表明Cu-TTP与TM-β-CD形成了1∶2的包结物,而与其它三种环糊精主要形成...
关键词:meso-四-(2-噻吩基)铜卟啉 环糊精 超分子体系 包结比 包结常数 
用三种不同方法研究TPPS_4与DM-β-CD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164-166,共3页张红芬 潘景浩 常海波 芦飞 郭玉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375024)
本文以极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水溶性卟啉四-(4-磺基苯)卟啉(TPPS4)与2,6-二-氧-甲基--βCD(DM--βCD)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可发生反应,形成了TPPS4-DM--βCD的超分子体系。此外,本文还用极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
关键词:水溶性卟啉 2 6-二-氧-甲基-β-CD 超分子体系 包结常数 
TPPS_(4)的电化学分析法, TPPS_(4)和BSA的相互作用以及环糊精对二者作用体系影响的荧光法研究被引量:1
《药学学报》2006年第3期203-209,共7页张红芬 潘景浩 常海波 刘芸 郭玉晶 芦飞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375024).
目的 确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水溶性卟啉(TPPS4)的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了解水溶性卟啉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电化学法对TPPS4的极谱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电化学法、荧光法和紫外法对TPPS4与BS...
关键词:电化学方法 水溶性卟啉 牛血清白蛋白 环糊精 超分子体系 
四-(4-磺基苯)卟啉与环糊精超分子体系的电化学研究被引量:1
《分析试验室》2005年第10期71-73,共3页张红芬 潘景浩 常海波 郭玉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5024)资助项目
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水溶性卟啉四-(4-磺基苯)卟啉(简称TPPS4)与两种环糊精羟丙基-α-环糊精(简称HP--αCD)、羟丙基-γ-环糊精(简称HP--γCD)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结果表明TPPS4与HP--αCD、HP--γCD分别形成了1∶1、1∶2的包结...
关键词:水溶性卟啉 环糊精 超分子体系 包结比 包结常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