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10A204)

作品数:8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晓蔓朱锦宏林梅双胡勇杨静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热带医学杂志》《广东医学》《医学检验与临床》《中国输血杂志》更多>>
相关主题:HBV磁珠HBSAG检测HBSAG灵敏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乙肝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5年第4期20-21,共2页杨静 吴晓蔓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10A204)
目的:从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子机制探讨HBV的父婴垂直传播存在。方法:分析感染乙肝病毒的父亲静脉血(其妻子未感染乙肝病毒)和其新生儿脐带血中HBV DNA的基因型。结果:父亲与新生儿HBV DNA基因S序列与HBV DNA B基因型具有高度同...
关键词:HBV 垂直传播 父婴 
5种标本浓缩法在HBsAg检测中的比较被引量:1
《中国输血杂志》2014年第5期529-531,共3页林梅双 吴晓蔓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编号:10A204)
目的比较5种标本浓缩方法处理标本前后ELISA检测HBsAg的灵敏度。确定经济、适用的标本浓缩方法。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吸附法、聚乙二醇透析法、高速离心沉淀法、磁珠浓缩法、冷冻干燥法分别浓缩HBsAg阳性血清标本,比较浓缩前后的S/C...
关键词:浓缩法 HBSAG 灵敏度 ELISA 
羧基磁珠吸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第22期2978-2979,2981,共3页林梅双 吴晓蔓 
广东省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10A204)
目的研究羧基磁珠吸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性能,为磁珠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检测羧基磁珠吸附HBsAg前后的蛋白量,判断磁珠用量、HBsAg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磁珠吸附HBsAg的影响。使用10mmol/L NaOH洗...
关键词:磁珠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吸附 
乙肝患者血清HBV cccD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1
《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第3期395-397,共3页朱锦宏 吴晓蔓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编号:10A204)
目的:探讨血清HBVcccDNA与肝组织HBVcccDNA、血清HBV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对69例乙肝携带者、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及肝癌血清及15例肝组织的HBVcccDNA、HBVDNA进行检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测血清HBsA...
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HBV CCCDNA HBV DNA 肝组织 乙型患者 
HBV X基因变异的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广东医学》2013年第4期552-555,共4页吴晓蔓 朱锦宏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编号:10A20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区变异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high resolution melting,PCR-HRM)分析技术检测168例乙肝患者血清HBV X基因区变异情况,直接测序技术确证变异位点;ELISA法和PCR法分别检测血...
关键词:HBV X基因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BCP双变异 CP聚集变异 
磁珠浓缩法在低浓度HBsAg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第2期307-309,共3页林梅双 吴晓蔓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编号:10A204)
目的:建立一种以磁珠为介质的标本浓缩方法(磁珠浓缩法),提高HBsAg的检测灵敏度和阳性检出率,用于低浓度HBsAg的测定。方法:BCA蛋白检测法检测磁珠吸附前后和洗脱液中HBsAg蛋白含量,判断吸附HBsAg的能力。磁珠浓缩法浓缩HBsAg阳性、HBsA...
关键词:HBSAG 灵敏度 磁珠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对于判定HBV复制情况的意义被引量:4
《广东医学》2011年第18期2395-2397,共3页朱锦宏 吴晓蔓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编号:10A20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对判定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21例HBV感染者血清LHBs及HBV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HBV DNA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1)在22...
关键词:乙型肝炎 HBV DNA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 HBEAG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HepG2.215细胞共培养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热带医学杂志》2011年第4期398-400,共3页胡勇 吴晓蔓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10A204)
目的建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HepG2.215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不同培养基及效靶比对共培养体系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植物血凝素(PHA),置于不同的培养基(DMEM、RPMI1640)中进行培养,采用不同效靶比(5∶1、10∶1、20...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epG2.215细胞 共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