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404)

作品数:12被引量:2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作升王厚杰范德江毕乃双刘展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黄河河口研究院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人民黄河》《沉积学报》《海洋湖沼通报(中英文)》《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黄河黄河口长江口泥质区高分辨率粒度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入海水沙的扩散与通量被引量:3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0年第2期27-34,共8页毕乃双 杨作升 王厚杰 范德江 季有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6019)
以2007年夏季黄河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三角洲海域3断面连续站及渤海南部24个大面站观测的流场、温度、盐度及含沙量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调查区水沙扩散特征,计算了各连续站的拉格朗日余流及泥沙输送单宽通量。结果表明,黄河入海泥沙扩散范围...
关键词:悬浮泥沙扩散 冲淡水 泥沙通量 动力机制 夏季黄河调水调沙 
55年来黄河下游逐日水沙过程变化及其对干流建库的响应被引量:2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8年第6期9-18,共10页杨作升 李国刚 王厚杰 胡邦琦 程义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38)
以55年来(1950—2004年)黄河下游花园口和利津水文站逐日水沙资料为依据,将黄河下游水沙变化分为5个阶段,分别与4个黄河干流水库的开始运作时间对应,分析和对比了花园口和利津两站5阶段逐日水沙记录和图谱特征和变化。结果显示黄河下游...
关键词:逐日水沙 水沙谱 水库调蓄 黄河下游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pH、Eh分布及制约因素被引量:25
《沉积学报》2008年第5期820-827,共8页齐红艳 范德江 徐琳 杨作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676035);重点基金(批准号:90211022);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CB412404)联合资助
使用精密酸度计和新型全自动氧化还原电位仪测定了长江口及其临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值,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并从水团性质、层化特征、底质类型、生物扰动等方面深入探讨了pH、Eh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内表层...
关键词:长江口 东海 沉积物 PH EH 影响因素 
百年来长江口泥质区高分辨率沉积粒度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78
《第四纪研究》2007年第5期690-699,共10页杨作升 陈晓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2CB412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90211022)联合资助
对长江口泥质区Chjk01与E4站位的沉积物柱状样进行了210^Pb测年和粒度分析,结果显示Chjk01孔与E4孔的沉积年代分别为132年(1873-2005年)与41年(1962-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达2.8cm/a与3.5cm/a。高密度间隔(0.5-1.0cm)粒度分析达...
关键词:粒度 长江口泥质区 高分辨率 百年记录 长江口主泓演化 
现代黄河口水深分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人民黄河》2007年第8期22-23,26,共3页孙秋分 刘展 郭加树 班丽 杨作升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404)
利用数据库技术、人机交互可视化分析等计算机技术开发了黄河口水深数据分析平台,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系统的数据流程顺畅,构建的分析平台能提供水深研究的常用分析方法;依托于Surfer的数据...
关键词:数据库 滨海 水深 元数据 可视化分析 黄河口 
基于RS和GIS的唐山沿海地区湿地结构动态监测被引量:1
《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第3期35-40,共6页汪高明 邱若峰 
科技部973项目:"中国典型河口--近海路还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2002CB412404)资助
利用历史资料和Landsat TM卫星遥感图像,研究了唐山市沿海地区湿地结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演变特征。着重时1987-2004年陡河——滦河之间的湿地结构类型进行了识别,绘制了不同时期的湿地面积解译图。利用Mapinfo制图软件计算出两个...
关键词:湿地 动态演化 退化机制 
济阳坳陷花沟地区火成岩重磁成像解释方法被引量:14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刘展 班丽 魏巍 王万银 郭加树 
国家"973"项目(2002CB412404)
提出了基于单相关系数搜索的变形的n维黄金分割算法的重磁成像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反演了济阳坳陷花沟地区的视密度与视磁化强度的三维空间分布,据此结合钻井、磁力和重力异常图对该地区火成岩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了推断。花沟地区共推断...
关键词:济阳坳陷 花沟地区 火成岩 重磁成像 视密度 视磁化强度 分布特征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地质灾害现象的空间分布被引量:2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第4期37-43,共7页李海东 杨作升 王厚杰 魏合龙 赵晓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2404)
利用浅地层剖面、旁扫声纳剖面及测深资料对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的地质灾害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三角洲不同的形成时期对应发育不同的地质灾害现象:①在现行河口地区,高浓度泥沙下潜海底形成了黄河口独特的浊流现象,河口泥沙的快速堆...
关键词:灾害地质 海底滑坡 浊流 黄河三角洲 
黄河口泥沙输运三维数值模拟Ⅰ——黄河口切变锋被引量:43
《泥沙研究》2006年第2期1-9,共9页王厚杰 杨作升 毕乃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06008);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2002CB412404)
采用三维数学模型研究黄河口泥沙输运过程,并利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黄河口切变锋的时空运动过程及其对河口泥沙传输的作用。黄河口切变锋在涨、落潮时段存在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历时2小时左右。切变锋在浅...
关键词:黄河口 泥沙输运 数学模型 切变锋 地貌响应 
长江、黄河悬移载荷粒度组成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417-422,共6页潘燕俊 郭志刚 杨作升 范德江 孙效功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2 0 0 2CB41 2 4 0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90 2 1 1 0 2 2 ;40 2 760 1 6)资助
针对沉积物粒度参数对入海泥沙通量、物源和沉积动力模型研究的重要性,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2 0 0 0~2 0 0 1年期间长江、黄河下游不同季节悬移载荷的粒度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长江下游悬移载荷的粒度组成以粉砂、粘土为主,...
关键词:长江 黄河 悬移载荷 粒度组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