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D0803)

作品数:5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昌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南京晓庄学院学报》《长白学刊》《学习与实践》更多>>
相关主题:社会稳定宪政思考经济法视野毒奶粉事件转轨经济法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民主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和平衡被引量:4
《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4期66-75,共10页李昌庚 
李昌庚的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中国语境下的民主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与平衡”(课题编号:D08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政治民主化及其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社会稳定问题,已经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是更高层次的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中国语境下的政治民主化及其现代化进程不仅面临着体制转型摩擦的内在负面影响,而且还将面...
关键词:经济发展 政治民主化 社会转型 社会稳定 
人口流动与社会稳定关系的宪政思考被引量:1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28-32,共5页李昌庚 
李昌庚主持的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中国语境下的民主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与平衡"(课题编号:D0803)阶段性成果之一
人口流动常被有些人认为是社会稳定的祸根,这是对人口流动和社会稳定关系的误解,或是渗透了对流动人口尤其农民的歧视与偏见。人口流动中表现出来的"城市病"并非是人口流动所造成的,而是深层次的制度性歧视的结果,是国家和城市对农村和...
关键词:人口流动 社会稳定 城市病 农村病 迁徙自由权 
经济法视野下的“毒奶粉”事件之思考——兼再论“转轨经济法学”等类似观点不可取被引量:7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67-72,共6页李昌庚 
李昌庚主持的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中国语境下的民主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与平衡"(课题编号:D0803)阶段性成果之一
"毒奶粉"事件实际上是中国特定国情下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经济法价值理念急需转型,避免重走西方国家的老路。经济法价值理念及其具体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不仅仅满足于克服市场失灵的事后救济功能,更要满足于前瞻性功能和预防性功能,以避...
关键词:“毒奶粉”事件 经济法价值理念 转型 制度支撑 政治体制改革 
环境保护的宪政思考被引量:1
《长白学刊》2008年第5期79-81,共3页李昌庚 
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中国语境下的民主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与平衡"(课题编号:D0803)阶段性成果之一
解决环境问题,不能单纯寄希望于企业自律和政府管制,更有赖于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制衡机制,以私权利限制公权力。必须从宪政的高度思考环境保护问题,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完善...
关键词:环境保护 宪政 强者与弱者 利益制衡 环境受益权 
新社会阶层人士视野中的社团法理思考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50-51,共2页李昌庚 张桂彤 
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中国语境下的民主化与社会稳定的博弈与平衡"(课题编号:D0803)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市民社会、团体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三元社会结构中,使社团组织可以成为市民社会的代言人,成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之间的缓冲带,既有利于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实施,也有利于社会民众权利诉求的释放,以私权利制约公权力,维护民众的合法利益...
关键词:社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权利诉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