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70016)

作品数:21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夏炎李佳哲王力平万晋于志刚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河北学刊》《科学.经济.社会》《学术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隋唐唐代礼物馈赠河朔胡化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隋唐并州妒女崇拜现象的探讨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9年第2期146-158,251-252,共15页王力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项目号:12JJD770016)的阶段性成果
隋唐时期流传于并州一带的妒女崇拜,是地方民俗中较为特殊的个案。妒女崇拜原本与名为"妒女"的泉、祠有关,并以传说中介子推之妹介山氏为祀主。妒女泉位于唐并州广阳县东北的井陉关附近。这一带的自然条件和剽悍民风,成为孕育妒神的重...
关键词:隋唐 并州 寒食 妒女泉 
电子信息检索在古代文献中的应用——以中国古代词语“保生”为例
《信息系统工程》2019年第11期77-79,共3页陶良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12JJD770016)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电子检索功能在历史文献学上的应用,极大方便了历史文献工作者对材料的搜集与占有。但是这种新功能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之处。如何规避这种不足,更好的发挥电子信息检索技术的功能,需要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电子检索 中国基本古籍库 历史文献 保生 
隋唐五代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被引量:1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8年第1期211-235,269,共26页王力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12JJD770016)的研究成果.
20世纪20—30年代,一批由旧入新、致力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的史学家开启了隋唐生活史研究新领域。此后,中外学者分别从文化、风俗等不同角度对隋唐五代社会生活进行了探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近年来,随着墓志、敦煌吐鲁番文书、壁画、...
关键词:隋唐 日常生活 社会生活 文化 
陈寅恪“河朔胡化”说辨析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7年第10期117-122,共6页李佳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12JJD770016)
在"种族—文化"观念的影响下,陈寅恪提出了"河朔胡化"说。该说的问题指向在于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而非河北藩镇的社会属性。由该说引起的关于河北藩镇"胡化""汉化"的争论,偏离了陈先生提出该说的研究旨趣,应当有所修正。对河北藩镇客观...
关键词:陈寅恪 河朔胡化 河北藩镇 
日常生活史视野下隋唐时期的佛道融合——以僧人与道士为中心的考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04-110,共7页于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12JJD770016)
学界对隋唐佛道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哲学、义理等方面,而较少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层面。以日常生活史为视角,在充分搜集与梳理诸僧传、笔记小说、石刻等隋唐史料的基础上,围绕僧人与道士的日常生活进行考察,有利于增进对隋唐佛道...
关键词:日常生活 隋唐 佛道融合 石刻文献 《续高僧传》 《宋高僧传》 
唐宋之际的城市:“变革”还是“延续”?被引量:1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7年第7期27-32,共6页万晋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项目编号:12JJD770016);2016年度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唐宋文献中的海洋史史料"(项目编号:1644)阶段性成果
"唐宋变革"是中国古代史学界历久弥新的话题,其影响早已辐射到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思想等诸多研究领域。作为研究范式,"唐宋变革"论不断接受理论检讨和学术反思,在"变革"与"延续"的对话中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就城市史研究而言,"近世...
关键词:唐宋变革 延续 城市 
第三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在天津举行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3期77-78,共2页于志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12JJD770016)阶段成果
2016年11月26—27日,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古社会史研究再出发——第三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学术研讨会在天津举行,海内外近40位学者与会。
关键词:天津 论坛 古史 中国社会史研究 学术研讨会 南开大学 大学历史 学院 
唐后期河朔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规模试探被引量:1
《北方文物》2017年第2期79-83,共5页李佳哲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项目批准号:12JJD770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天宝年间,唐政府集中安置在幽、营二州的少数民族约有8万人,所占比例可达当地人口的五分之一。安史之乱后,这些被集中安置的少数民族散入河朔地区,不过由于战争的消耗,其人口数量已削减至5万人。这5万人口是唐后期河朔地区少数民族人口...
关键词:唐后期 河朔地区 少数民族 人口规模 
从诏书用词看唐廷对少数民族与河北藩镇的态度——兼论中唐时期的夷夏之辨与河朔胡化被引量:3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77-87,共11页李佳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日常生活"(12JJD770016)
在诏书的书写上,唐廷对于化外民族有着特殊的用词,但这些用词只是在涉及安史叛军的诏书中有所使用,而未见于涉及河北藩镇的诏书之中。唐廷对于河北藩镇的用词,基本不出唐廷对化内敌对政治势力的用词范围。这反映了唐廷对于河北藩镇的态...
关键词:诏书 少数民族 安史叛军 河北藩镇 夷夏之辨 
唐后期河北地区人口流动与藩镇社会——以普通民众为考察对象
《科学.经济.社会》2016年第3期113-118,124,共7页李佳哲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70016)"隋唐五代日常生活"
在由避战、逃租、躲灾引发的人口流动中,普通民众对于自身的流动去向和谋生手段有着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在这种自主选择权的影响下,唐后期河北地区普通民众的流动呈现出由北向南迁徙、积极投身商业活动和藩镇军队两方面特征。这种流动活...
关键词:唐后期 河北地区 人口流动 民众 藩镇割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