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作品数:2721被引量:4210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茂泽王善军张峰陈跃白立超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宋代唐代北宋佛教汉代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帝国“边郡”“内郡”社会结构与行政方式异同
《南都学坛》2025年第2期5-13,共9页王子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新发现周秦汉唐西北民族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VMZ006)。
汉代边疆作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前沿空间,有“北边”“南边”“西边”“西北边”之说。边地郡称“缘边郡”“边郡”。史籍也可见“北边郡”“南边郡”。西汉时“边郡”太守多为“名将”。承担军事责任的“边郡之士”应主要是服兵役者...
关键词:汉帝国 边郡 内郡 北边郡 南边郡 选官 政策 
先秦时期秦国儒学发展探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0-120,共11页赵虹波 史党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军队治理实践研究”(24AZD045)。
秦人立国较晚,地处西北边陲,长期受夷狄风俗的影响。但是秦人上层统治者自秦立国开始,就积极学习周人的礼乐文明,传世文献以及秦墓的器物都可以证明。儒学自产生就与秦国有着重要的联系,孔子不仅关注秦国政治,同时秦国也有学者师从孔子...
关键词:先秦时期 秦国 儒学 礼乐文明 
周邦彦《汴都赋》的生态环境史料意义
《地域文化研究》2025年第2期1-8,共8页王子今 
宋人周邦彦《汴都赋》仿拟汉赋的痕迹明显。注重生态环境的描写是其重要特征之一。“汴都”邻近地方的水系水流以及水利条件,笔下一一生动细绘。有关水色“溶溶法法,洋洋提”,湿地“蒸蒻蕉芦,菡苗莲”情状,以及游鱼水鸟活跃于水天的文字...
关键词:周邦彦《汴都赋》 水资源 水利 黄河 生态环境 
“秦岭”名义说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5-17,共13页王子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新发现周秦汉唐西北民族关系史料的整理与研究”(23VMZ006)。
“南山”是以关中平原为文化基地的周秦文明的资源由来和地理屏障。由“南山”到“秦岭”的名号变易,使得这一东西横亘的山脉因秦史、秦文化的作用获得显赫名义。“楚山”“秦山”之称,正是楚人先祖和秦人先祖都曾经在“秦岭”南北进行...
关键词:南山 秦岭 蜀道 秦史 秦文化 秦人 
明代都督府权力的嬗变
《史学集刊》2025年第2期22-35,共14页曹循 
明初大都督府长官皆太祖心腹近侍出身,其下有一套文职幕僚班子处理全国机要军务。五府分置后,机要军务转归兵部处理,更加符合文书行政的需要。太祖晚年赋予五府统领京军与藩王内外配合拱卫皇室的使命,奠定了五府为朝廷“腹心”的基本属...
关键词:明代 都督府 勋臣 京营 
汉代西北丝绸之路的鼠害
《西域研究》2025年第1期1-9,共9页王子今 
2017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汉代丝绸之路交通史”(项目编号:2017010247,项目批准号:17JHQ006);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汉代丝绸之路生态史”(项目编号:21FZSA005)阶段性成果。
汉代西北方向的草原丝绸之路沿途,与其他水草条件适宜的地区同样,多有鼠类生存。鼠的繁殖与活动对屯垦和交通都造成危害。汉代遗址鼠洞发现的丝绸残片,是相关现象的文物证明。鼠患严重威胁谷仓粮食储备的安全。考古发现的捕鼠器及汉墓...
关键词:汉代 丝绸之路   木猫 屯垦 交通 
临水之亭与东汉临湘地区的水路管理
《古代文明(中英文)》2025年第1期106-116,M0006,共12页王猛 
五一简所见东汉临湘地区的临水之亭,既包括㢕亭、庾亭、阳马亭、西市亭、南亭等在内的正式设立的亭,也有沂口例亭、楮溪例亭、■溪例亭、横溪例亭、欣例亭与漻例亭等灵活设置的例亭。临水之亭沿湘水与临湘内河分布,其中例亭所临河流基本...
关键词:五一简 临湘县 临水之亭 水路交通 
汉代河西的林产与“材木”资源
《丝绸之路》2025年第1期5-10,共6页王子今 
2017年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汉代丝绸之路交通史”(项目编号:2017010247,项目批准号:17JHQ006);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重点项目“汉代丝绸之路生态史”(21FZSA005)。
汉代丝绸之路的原生植被,是反映丝绸之路生态条件的重要因素。居延汉简所体现林木资源的简例,有言“木大四韦长三丈”者,可以说明当时居延邻近地方的林产资源与现今有明显的不同。而匈奴“斗入”地据说“生奇材木”,可以“作穹庐及车”...
关键词:汉代 河西 大木 奇材木 木中隧 树木 
南宋《高英墓志》所见陕西军政形势及阶州治理研究
《商洛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61-65,共5页马龙 
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CX2024089)。
《高英墓志》出土于甘肃陇南,志主高英原为北宋末期河东岚州的兵卒,因河东陷落而转战陕西、四川,凭借军功得以跻身横行之列,最终终老于阶州知州任上。墓志完整记载了高英的一生,其包含了许多关于宋金之际川陕军政的重要信息,通过对高英...
关键词:高英墓志 两宋之际 陕西 阶州 
宋代“恶少年”治理研究
《保定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34-45,共12页黄明阳 张研 
宋代社会生活中有一个“恶少年”群体,其行为类似近世之流氓。宋代社会中的“恶少年”群体,大都具有纵逸狂放、蔑视法令、反社会倾向等特点。其身份来源复杂,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尤以浮浪人口为主。数量庞大的恶少年群体以武乱法,在基...
关键词:宋代 恶少年 乱法行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