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文学院

作品数:642被引量:700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洪永稳张振国杨辉潘定武曲晓红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主题:徽州文化文言小说民国徽商汉语国际教育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归去来兮辞》索隐问题——兼论如何走近陶渊明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潘定武 
考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农人告余”一段文字,论断其是否具有字面之外的隐含意义,应当依据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与思想以及《归去来兮辞》的创作实际。否则,任何索隐式的解读都会失去意义。“有事于”“孤舟”等并不具有双关的含义。...
关键词: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索隐 
论《方言疏证》中戴震的语义观
《合肥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8-13,共6页傅瑛 潘定武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戴震《方言疏证》认知语义研究”(2022CX142);黄山学院校级科研重点项目(徽州文化类)“新时代徽州身份重构研究”(2021xhwh006);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文化战略背景下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模式研究”(SK2021A0630)。
戴震《方言疏证》中蕴含着丰富的语义观,对校雠学、文献学、考据学及语言学影响深远。微观上,戴震关注音形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其语义观可总结为“建类一首,同意相受”的语义范畴观及“因形求义+因声求义”的语义象似观;宏观上,超越文...
关键词:戴震 《方言疏证》 语义 语义观 
朱熹诗歌中的社会意象分析
《皖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7-101,113,共6页刘板 江哲媛 林峰 杨辉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HS2021B19);黄山学院徽州文化项目(2021xhwh015)。
自然意象之外的其他诗歌意象都可称为社会意象。朱熹诗歌中的社会意象包括社会生活类、人物自身类、人的创造物类和人的虚构物类等。朱熹诗歌社会意象的造象方式主要有比、典、赋等三种。朱熹诗歌中的社会意象自有其意义和价值:抒发朱...
关键词:朱熹 诗歌意象 社会意象 
知音难觅与对话建构——解释学视域下《文心雕龙·知音》篇的理论重思
《文化学刊》2025年第1期236-239,共4页姚亚峰 
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解释学视域中的文本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1348);2023年黄山学院人才启动科研项目“解释学中的‘意义’问题探究”(项目编号:2023xskq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勰《文心雕龙》中的《知音》篇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文学批评的重要篇章,从解释学的视角对《知音》篇进行分析可以对“知音”的相关问题有更新的认识。刘勰在《知音》篇中提出的一些影响“知音”的错误思想,从解释学理论出发可以有更...
关键词:刘勰 《知音》 解释学 对话 超越 
红色资源、模块结构与审美涵育——地方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探索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76-83,共8页周涛 
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中安徽地方红色文艺资源融入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构研究”(2022jyxm1454)。
地方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根据现实情势、学校及课程本身的特点与地位作出积极变革: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貌,聚焦红色资源,引入地方文艺,形成课程特色与优势,在文学史中照亮“四史”红线,在作家作品中阐发社会主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 中国现当代文学 红色资源 模块结构 审美涵育 
戴震新理学思想引论
《清史论丛》2024年第2期15-29,共15页朱宏胜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徽州礼学研究”(SK2021A0647);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文学地理视野下的明代徽州作家研究”(SK2021A0638)的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学术史上存在两个戴震:一个是朴学家戴震;一个是理学家戴震。进入近代,这两个戴震虽逐步贯通,合二为一,但仍呈现分别书写状态。从戴震学术生涯来说,戴震年十七岁即志于道,早期偏重典章制度考订,后期则以考据为基础,偏重“形上...
关键词:戴震 考据 义理 朴学 新理学 
非遗视域下徽州祠祭的保护传承路径研究
《黄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8-11,共4页何玉文 曲晓红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21D66)。
通过梳理祠祭和徽州祠祭发展历史、徽州祠祭习俗,发现徽州祠祭具有传达慎终追远孝道思想、界定宗族人员亲疏有别观念、体现宗族人员自我认同感的文化内涵。在新时期,保护传承徽州祠祭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采集记录保存核心文化基因、融...
关键词:徽州 祠祭 宗族 文化传统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目标、挑战、策略
《黄山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26-131,共6页李铁范 杨辉 
教育部国家一流课程(2023ylkc01);教育部国家一流专业(20220067);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质量工程项目(2023xqhz060,2023jyxm0700)。
在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一流专业建设的目标可以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证等方面综合考量。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一流专业建设面临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条件资源、...
关键词:国家标准 汉语国际教育 挑战 原则 策略 
“中性”体验与“沉默”叙事——布朗肖的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
《菏泽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83-87,共5页姚亚峰 
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23AH051348)。
莫里斯·布朗肖是法国20世纪著名的思想家,他倡导一种“沉默”的文学理念和书写风格。他的文学思想受到马拉美和勒内·夏尔的深刻影响,马拉美的“纯诗”语言和夏尔开放的、未知的“中性”思想都给了布朗肖深刻的启发。沉默的叙事一方面...
关键词:语言 中性 沉默 叙事 
非遗视域下新丰乡唢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铜陵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87-91,共5页李英卓 曲晓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徽州祭祀音乐研究”(20YJC760049);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皖南地域传统节气民俗研究”(SK2021A0123)。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新丰乡唢呐作为一项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内涵和独特艺术价值的民间音乐形式,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诸多挑战。文章以非遗视域为出发点,通过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研究,对新...
关键词:非遗 文化内涵 新丰唢呐 艺术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