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品数:482被引量:98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乡村高校中国共产党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逻辑理路与时代价值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20,共11页邬跃 祁文博 
民政部基础综合类课题“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研究”(2023MZJ024)。
民政工作的本质是以公共服务的形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权益。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系统阐释了事关民政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价值旨归、动力源泉、原则遵循和着力重点等重大问题的核心要义,辩证把握了民政...
关键词:民政工作 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向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1期28-38,共11页曾祥明 孙逸腾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研究”(24LLZZA098);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24年课题“价值·特质·路径:行业一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层次人才选育研究”(BJGJ2024041);中共山西右玉县委党校委托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右玉大地的生动实践与弘扬课程开发研究”(ZGYY2024DX001)阶段性成果。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在生态文明时代,站在人类文明进步新高度形成的科学理论,它深刻揭示了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作为生态文明理论...
关键词:生态文明 自然 共同体 
政府服务效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三维探赜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5年第3期93-96,共4页盖逸馨 高子豪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23VSZ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转化服务思维和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政府服务效能优化的实践积累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契合,蕴含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彰显思想政治...
关键词:政府服务效能 思想政治教育 契合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不利局面及机制创新研究
《江西农业》2025年第1期93-95,共3页李欣悦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城镇化战略作为改革开放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城乡建设的飞速发展。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城乡发展不平衡、规划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城乡融合 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析——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民风》2025年第1期0091-0093,共3页陈雨晴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观点,这些观点对于徐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江苏省徐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内在联系。近年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徐州市乡村发展步伐加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自然 美丽乡村 徐州市 
新时代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
《西部学刊》2025年第2期1-7,共7页韩凯乙 
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地区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得到充分巩固,高质量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但受限于历史因素,西部地区仍存在生态治理现代化转型困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缺乏内生动力等诸多问题。新征程上...
关键词:新时代 西部地区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问题与对策 
毛泽东生态观平议——从朱迪思·夏皮罗“毛泽东反自然”说谈起
《现代哲学》2024年第6期53-64,共12页周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辩证唯物主义视域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体性研究”(21CKS019)。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蕴含着富有见地的生态思想,但一直有学者对此进行否认,认为毛泽东发动的“反自然战争”是导致中国出现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脱离了具体历史环境。毛泽东个人的生态素养...
关键词:毛泽东 生态观 主观能动性 实践观点 唯物辩证法 
遵义会议精神:伟大转折 永放光芒
《北京支部生活》2024年第12期64-67,共4页卢刚 王蓓蓓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百年党史主题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22ZX15)阶段性成果。
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遵义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
关键词:遵义会议精神 政策策略 中央领导集体 伟大转折 党的历史 政治路线 新征程 重要启示 
数字技术赋能:学校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提升路径探索
《北京教育(德育)》2024年第12期55-59,66,共6页盖逸馨 时璐瑶 
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23VSZ018);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研究专项“大思政一体化视域下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研究”(J24ZX16)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数字技术作为提高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赋能方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研究学校思政课数字化进程中的创新与挑战,探索有效应对策略,是适应时代发展...
关键词:思政课 教育数字化 数字技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历程再探
《中共党史研究》2024年第6期59-80,共22页刘照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省级决策研究(1978—1984)”(2023XJMY01)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初期,包产到户先是被禁止,后被允许在贫困地区推广,直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尽管这一过程的根本动力在广大农民,但不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农民选择双包到户。实际上,根据各地双包到户推行的实际情况,中央在每个阶段都给予了明确的政...
关键词:农业生产责任制 双包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策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