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1348被引量:4169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曾繁仁程相占胡友峰谭好哲韩清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美学美学环境美学审美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家园的重建与人性的复归——对长篇小说《地坤》的生态意蕴解读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143-149,共7页范玉刚 陈晓蕾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开放性课题“文化强国建设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IGUC23A005)研究成果。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趋势(1),生态文学是文学面对时代问题的有力应答,它从未来的时间深处走来,蕴含着对人类命运何去何从的无尽追索。对于广大作家而言,如何将现实生活逻辑纳入艺术创作,超越对“生态”单纯的概念图解和政...
关键词:现实主义精神 生态文学 发展演进 艺术想象力 人类命运 人性复归 意蕴解读 现实生活 
康德生命感的生生美学阐释
《武陵学刊》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黄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形态研究”(18ZDA024)。
审美感受、具身性感受、心灵感受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于生命感三个层次的阐述,当人类主体具有了愉悦和不愉悦的审美感受时,就能呈现生命感受具身性的真实状态,这种状态最终落脚于主体的心灵感受,让生命具有真正的主体意义。从康...
关键词:生命感 审美感受 具身性感受 心灵感受 生生 
数字艺术的艺术媒介论析
《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3期155-163,共9页范玉刚 谭吉瑞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开放性课题“文化强国建设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IGUC23A005)。
数字艺术的艺术媒介在四个向度上与传统艺术媒介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根源于二进制数字“0”和“1”,所以,数字艺术的艺术媒介本质上是数字媒介。可以说,数字媒介是数字艺术生成的决定性因素,相较于传统艺术媒介,数字媒介具有虚拟性、超媒...
关键词:数字艺术 艺术媒介 数字媒介 艺术创新 艺术价值 
艺术进入美学:跨学科视域下中国式现代美学的建构经验
《浙江社会科学》2025年第3期143-154,160,共13页韩清玉 李不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生生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创新研究”(23&ZD28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西互鉴视阈中的中国现代美学建构路径与理论形态研究”(22JJD750028)的阶段性成果。
多元的艺术实践类型及其审美经验从感性与诗性维度为美学话语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艺术与美学对话交流所呈现的张力中,美学理论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与完善。同时,具体艺术范例为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阐释,中国传统艺术...
关键词:中国现代美学 艺术 审美经验 中国式现代化 中西对话 
“生态公民”与生态美学的理论构建
《江淮论坛》2025年第1期161-170,F0003,共11页胡友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生生美学与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创新研究”(23&ZD280)。
生态公民与生态美学是关于主体生存问题的一体两面,生态美学为“公民的生态化”提供了审美化的解决方式,也在“生态的公民化”推动下向实践层面不断深化。“公民的生态化”作为生态公民的生成语境,实现了生态文明时代对公民概念的生态...
关键词:生态公民 环境美学 生态美学 中国式现代化 实践 
在主体性、原创性追求中构建中国自主的文艺理论知识体系
《文学评论》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谭好哲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5@ZH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代文艺理论研究的基本任务是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其关键在于实现体系构建的主体性、原创性。主体性的显在形态为个人主体性,而更为重要的是隐匿其后的社会主体性、对象主体性。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的社会主体性从根本上体现...
关键词:文艺理论 知识体系 中国自主 主体性 原创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体系阐释论纲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6-33,F0002,共19页范玉刚 
山东大学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研究”(23RWZX01);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开放课题“文化强国建设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IGUC23A005)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逻辑自恰、相互贯通、结构完整并集时代性、系统性、原创性于一体的开放性科学体系。深刻把握和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与主导逻辑,需要建构具有有效性的理论阐释框架。文本通过提炼五个重大学术命题,即坚持党对...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科学体系 文化基本理论 重大学术命题 理论框架 
论刘慈欣对西塞基·罗尼“新知”概念的征用
《南方文坛》2025年第1期68-75,共8页范玉刚 姜欣言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2023年开放课题“文化强国建设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IGUC23A005。
中国科幻大师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讲述了人类与外星文明三体的接触和冲突的故事,该小说曾荣获雨果奖等国际奖项,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与赞誉。美国互联网流媒体订阅播放公司网飞宣布将与《权力的游戏》的主创David Benioff和D.B.Weis...
关键词:《三体》 刘慈欣 雨果奖 中国科幻 外星文明 《权力的游戏》 刘宇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文艺美学的人民性与时代化建构——以吕荧的文艺美学观为考察对象
《文艺评论》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韩清玉 黄长明 
2024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阈下的吕荧文艺美学思想研究”(项目号:2024ZSMS015)结项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西互鉴视阈中的中国现代美学建构路径与理论形态研究”(项目号:22JJD750028)阶段性成果。
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吕荧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的阐释和中国化建构,现实性、情感性、时代性与人民性是吕荧文艺美学思想的四大特征。现实性与情感性的统一是吕荧文艺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强调文艺的革命性同时兼顾主观...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吕荧 现实性 情感性 时代性 人民性 
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误区与进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2期1-16,共16页黄发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当代文学期刊发展史”(编号:18ZDA26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当代文学史料研究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褊狭化,二是浮泛化。褊狭化是指视野狭窄、方法单一。浮泛化是指浮躁与粗浅倾向。文学史料研究要体现出文学性,如果过度追求向周边拓展,容易滑向“没有文学的文学史料研究”。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不...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文学性 跨学科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