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品数:93被引量:27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蔡翔李唯梁李水仙唐颖张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出版出版专业出版媒介学术出版更多>>
发文期刊:《合作经济与科技》《前线》《青年记者》《传播与版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出版社向知识服务转型的路径与策略探究
《传播与版权》2024年第24期59-61,65,共4页沈刘红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传统大学出版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文章剖析当前大学出版社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阐述其向知识服务转型的重要意义,并从内容创新、技术运用、平台构建、业务模式、国际化策略等五个...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 知识服务 转型 服务平台 
阅读嬗变视角下独立书店的运营创新
《传播与版权》2024年第21期57-60,共4页张笛 
在新时代,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阅读呈现新的特征,如阅读形式具身化、阅读个体社会化、阅读情感链接化等。同时,独立书店运营面临电商平台冲击、运营模式同质化、品牌传播策略不完善、阅读互动体验欠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建立...
关键词:阅读行为 独立书店 运营管理 服务创新 
融媒体时代图书编辑素养提升路径探索
《采写编》2024年第9期103-105,共3页裴向敏 
融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出版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出版业在知识市场的垄断地位受到威胁,纸质图书的发行量下降,但新技术也给出版业带来了更多元的发展空间,也对编辑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给图书编辑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本文针对新形势对图书编...
关键词:图书编辑 编辑素养 跨界思考 编辑技术 
“被中介的真理”:Sora对媒介相合性的追问被引量: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曾白凌 
Sora的虚拟(模拟)并非要制造虚假和非真实,亦非对人的智能与言行的仿真;相反,它具有“数学因素”,借助数据,以非人类(机器)的视角,揭示物理世界真实性被表征的另外一种可能。它表现为机器的知识生成性,影响和改变的却是人的认知能力与...
关键词:媒介 数字域 生成性 相合性 
大模型、大数据、新精英:数字技术对知识生产的征服与全球性重构被引量:14
《现代出版》2023年第6期30-40,共11页曾白凌 
在知识生产中,印刷文字和比特数字背后隐藏着两种不同的传播技术,并对应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明进程。技术创新知识的生产、储存、传播,导致其出现新的偏向。“文化人”是少数知识精英的标签,知识生产主导者从“文化人”到“数字人”再到...
关键词:传播偏向 知识生产 把关人 
新时代图书编辑选题策划能力提升方法浅析
《视界观》2023年第19期98-100,共3页裴向敏 
策划选题是图书出版整个流程中最具创新性的环节,而图书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是核心竞争能力,图书编辑策划能力提升,可以更好地发掘和整合优质文化资源,推动思想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本文对新时代图书编辑所面临的挑战及问题进行分析,并...
作为出版新业态的剧本杀:基于产业发展与出版管理的思考被引量:2
《现代出版》2023年第4期117-124,共8页赵均 崔展鸿 
剧本杀产业目前呈现出场景化、平台化、社交化、融合化等发展趋势,也存在着作品质量依靠自律、版权保护较为薄弱、从业人员水平良莠不齐、内容审核机制有待完备等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鉴于剧本在剧本杀中的核心地位和《著作权法》对于作...
关键词:剧本杀 出版新业态 出版管理 
行踪轨迹:身体在数字环境中的具身被引量:7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3年第7期8-19,共12页曾白凌 
在数字传播中,由于技术的去蔽,个人行踪轨迹正在代替身体本尊“在场”,促使互联网成为身体行踪轨迹的“元档案”。行踪轨迹所形成的个人数据呈现出所有者与处理者相分离的现象,处于一种被收集、被储存、被传输、被控制、被访问、被处理...
关键词:行踪轨迹 身体 在场 对象化 主体性 具身 
中国科幻影视国际传播中的人类共通价值与文化超越性被引量:1
《对外传播》2023年第3期59-63,共5页刘俊 张毓强 
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中国科幻影视作品逐渐成为能够进入国际传播领域的中国文化艺术作品。中国科幻影视如何能成为中国国际传播的新兴力量、其被海外目标受众接受的底层逻辑、如何呈现人类共同危机下的中国责任担当想象、“爆款”科幻影视作品出现的...
关键词:科幻影视 国际传播 共通价值 文化超越 全人类性 
国际传播视野下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1
《科普研究》2022年第6期75-79,98,112,共7页张毓强 
中国科学家精神在中国百年科学实践之中,以其“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之精神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强势动能。在百年变局中,中国科学家精神在世界语境里更是具有促进科学对话与人文交流的重要意义。立足国内放眼世界,...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 国际传播 精神动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