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532被引量:87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郝玫杜耀文白艾贤刘荣苏晓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理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英语翻译英语教学语料库英语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现当代散文英译的译者行为批评分析——以张梦井《中国名家散文精译》为例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6-130,共5页张莉盟 朱全定 
2023年度山西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近二十年国内典籍翻译的热点主题与研究前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分析”(2023KY287)。
张梦井对于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翻译行为在“求真-务实”译者行为连续统上滑动,其“求真度”大于“务实度”。在词汇、修辞翻译层面上,译者行为合理度较高;在句法翻译层面,译者行为合理度值得商榷。宏观上,张梦井的译者行为符合译者“求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散文英译 译者行为批评 张梦井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活着》英译本中“人”的概念隐喻翻译策略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29期7-11,共5页秦亚月 于万锁 
山西省教育厅研究生优秀教材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21YJJG0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概念隐喻作为修辞现象由来已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中更是频繁出现。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从语言维、交际维和文化维三个方面,分析《活着》白睿文英译本中的概念隐喻翻译策略。本文总结了四种“人”的概念隐喻翻译策略,即“...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概念隐喻 三维转换 
赵树理“乡土味”小说翻译批评——对沙博理英译本的考察
《高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138-145,共8页王艺 王玉兰 朱全定 郭爱萍 
2020年国家社科基础类重点项目“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及大事记汇编”(项目编号:20AZW019)阶段性成果。
西方读者曾经借沙博理英译《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认识和了解中国,作品之于西方读者是史料,作品的文学价值往往消弭而尽。今天,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势必关注作品本身的厚度与文学性。文章针对两部作品的“乡土味”语言,按照“...
关键词:赵树理 “乡土味”小说 《小二黑结婚》 《李有才板话》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
《科学咨询》2024年第14期229-232,共4页杜瑞丽 刘荣 
本文基于张虹和李晓楠提出的《外语教材文化呈现分析框架》,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呈现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地域文化呈现方面:一是教材最注重目标语国家文化和中华文化;二是教材较为注重其他国家文化,忽视国际文化的呈现。在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材 地域文化 文化形式 文化呈现方式 
基于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研究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14期191-192,195,共3页郭梅蕊 
202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J20230242);2022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外语专项课题“TPACK框架下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师数字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2YE038);2022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山西高校英语旅游话语研究”(项目编号:2022YY033)。
跨文化思辨能力是当今优质人才的必备能力,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培育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接触西方文化较多,学生受众面较广,是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多模态的教学模式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改革契...
关键词:跨文化 思辨能力 多模态教学 
外国诗歌鉴赏的路径——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6期167-169,共3页祁晓萌 高玉芳 
文学鉴赏在于获得新的体验,对外国诗歌的鉴赏,需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分析作品中蕴含的哲理,从多个角度完成诗歌的品读和鉴赏。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读者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感受作者乐观的精神和博大的情怀,对...
关键词:外国诗歌 诗歌鉴赏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权力的博弈空间理论视域下布莱恩·弗里尔剧作《费城,我来了!》分析
《剧作家》2024年第3期83-90,共8页于星华 李言实 
《费城,我来了!》由爱尔兰知名剧作家布莱恩·弗里尔创作于1964年,剧作中加尔移民美国在即,却陷入不同空间之下的权力争锋而进退两难。本文结合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及福柯权力理论,分析精神空间中内外加尔之间、物理空间中加尔与父亲,以及...
关键词:《费城 我来了!》 布莱恩·弗里尔 空间理论 权力博弈 
中外媒体航天报道中中国形象的国际生态话语对比研究
《西部学刊》2024年第8期68-71,共4页关琳丽 刘兵 
以国际生态话语分析路径解读中国形象,选取《中国日报》英文版(CD)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有关中国航天的新闻报道为语料。研究发现:(一)CD构建的中性和有益性中国形象比例相近,偶尔转述其他信息源塑造的破坏性形象,而CNN聚焦中性航...
关键词:中国形象 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航天新闻 
韦努蒂翻译视角下网络玄幻小说英译策略浅析——以《将夜》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侯艳俊 朱全定 
21世纪以来,网络玄幻小说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产物,被自主译介出海并在海外吸引了大量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国文化带出国门,推向世界。猫腻作品《将夜》以虚构的昊天世界为背景,讲述了不同派别之间的理念冲突与矛盾,其原著和英译本在海...
关键词:网络玄幻小说 韦努蒂 将夜 
中国国家形象构建——基于国家领导人演讲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西部学刊》2024年第6期47-50,共4页赵琳 刘兵 
通过国际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探讨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研究结果表明:(1)在参与者中,社会性参与者占比较高;在及物性过程中,动作过程与关系过程占比较高,呈现了中国在经济、文化、生态方面...
关键词:国际生态话语分析 演讲 国家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