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法研究中心

作品数:38被引量:21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姚贝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主题:生态文明环境权环境法法制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改革》《新华月报》《中国生态文明》《中国政法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应收账款多重处分优先顺位的体系释论
《中州学刊》2024年第11期67-75,共9页张弓长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民法典中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司法适用”(BLX202136)。
《民法典》规范体系下的应收账款多重处分优先顺位问题应当基于现行规则体系展开。应收账款多重处分包括三种情形:一般型处分、担保型处分、一般型和担保型处分的竞存。对于一般型多重处分的优先顺位,“合同编通则解释”第50条在实质上...
关键词:应收账款 多重处分 优先顺位 
国家公园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治理逻辑与法治因应被引量:1
《世界林业研究》2024年第1期130-137,共8页林禹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生态文明理念的环境法学阐释研究”(23AFX022);司法部重点项目“环境安宁权法治保障研究”(22SFB2011);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学阐释和法律表达研究”(2023SKY18);北京林业大学“5·5工程”科研创新团队项目(BLRC2023B07)。
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当今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文中在梳理国家公园旅游不文明行为的类型及危害后果的基础上,归纳我国国家公园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治理动力、理念及工具,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为解...
关键词:国家公园 旅游不文明行为 治理 社会公德 环境教育 黑名单 
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解读被引量:3
《环境保护》2023年第16期37-41,共5页杨朝霞 秦炳南 林禹秋 
北京林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学阐释和法律表达研究”(2023SKY18)中期成果。
最新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立足野生动物的生态属性,以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个层面的保护为进路,通过扩大物种保护范围、加大栖息地保护力度、紧缩野味禁食制度、补强收容救护体系、增设名...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三代环境法 生物多样性 收容救护 生态文明 
黄河保护法的五大亮点被引量:2
《中国水利》2022年第21期I0001-I0001,共1页杨朝霞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作为我国第二部流域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近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是继长江保护法之后全面推进国家“江河战略”法治化的又一标志性立法。黄河保护法通篇贯彻习近平...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环境资源立法 流域性 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法 治理实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法治化 
论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被引量:6
《环境保护》2022年第18期28-32,共5页杨朝霞 李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研究”(20ZDA08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新近出台的《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八条的基础上,对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和天然野生动物的差别化保护作出了更为具体、科学的规定。本文以“...
关键词:人工繁育野生动物 刑法 实质解释论 刑事环境法学 环境刑法学 
明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核心要义 推动我国林草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被引量:3
《绿色中国》2022年第15期46-53,共8页杨朝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顺应人类文明历史潮流、响应中国人民时代愿望,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系列新理念、...
关键词:传统文化精髓 建设生态文明 林草 十二个 党的十八大以来 创新和实践 核心要义 上新台阶 
中国环境立法50年:从环境法1.0到3.0的代际进化被引量:26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88-107,共20页杨朝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研究”(20ZDA089)。
从法律的历史变迁和代际进化看,可将中国的环境立法50年概括为从第一代环境法到第三代环境法的发展进程,当前正处于从第二代环境法挺进第三代环境法的新时期。第一代环境法以环境保护观为指导思想,以生存权为核心权利,以“末端治理”“...
关键词:第三代环境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可持续发展 自科法学 环境法典 
以生态文明的中国智慧和大国担当 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生态文明》2021年第5期32-34,共3页杨朝霞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旨在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意义重大。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了主旨讲话。讲话高...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文明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命共同体 设定目标 缔约方大会 未来十年 视频方式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救济的权利基础与实现路径--以国家所有权的私权定位为逻辑起点被引量:2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97-107,共11页李兴宇 吴昭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研究”(20ZDA046)。
国家所有权性质界定不清、自然资源产权行使机制不健全,致使我国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损害救济存在救济主客体、方式及路径不明等问题。国家所有权在性质上应被界定为民事权利,以促进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市场化利用,但同时也应对权利行使课...
关键词:自然资源 国家所有权 全民所有 公共信托 损害救济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回顾和展望:从“十三五”到“十四五”被引量:15
《环境保护》2021年第8期56-60,共5页杨朝霞 王赛 林禹秋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先,中共中央通过提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改革方案、制定《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等党内法规的方式,大大加快了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进程。其次,...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环境法 立法 “十三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