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论

作品数:76被引量:16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曾子龙李成葛兆强胡海鸥孙国峰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陕西财经学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金融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村镇银行发展与财政扶持被引量:9
《中国金融》2011年第2期55-56,共2页黄芳娜 刘辉 
村镇银行的本质离不开财政扶持 村镇银行的产生本身具有公共财政的属性 我国的村镇银行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社区银行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界也将村镇银行的属性定位于社区银行。按照国际上通常所定义的概念,“社区银行”是指在一...
关键词:村镇银行 财政扶持 银行发展 市场化原则 社区银行 属性定位 公共财政 银行理论 
社会主义银行理论讨论会在苏州举行
《中国金融》1981年第2期19-19,共1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于1980年11月下旬在苏州市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银行理论讨论会。会议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业务部门共20余人参加,会议共开了9天。会上主要讨论了社会主义银行性质、银...
关键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中国人民银行 经验教训 讨论会 调节作用 金融研究 客观需要 物资经济 国民经济调整 银行体制改革 
苏州银行理论讨论会关于社会主义银行性质问题的讨论意见
《中国金融》1981年第2期19-20,共2页
第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社会主义银行既是经济组织又具有机关性质(双重性),主要论据是:社会主义银行不仅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同时还承担着管理经济的职能,因而也是管理金融的机关。认为两个手段比一个手段强,只有经济手段和管理手段同时发挥...
关键词:社会主义 银行经营 机关性质 经济手段 经济组织 讨论会 管理经济 发挥作用 双重性 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苏州银行理论讨论会关于社会主义银行对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问题讨论意见
《中国金融》1981年第2期20-22,共3页
第一,什么是银行的调节作用? 有的同志认为,银行的调节作用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转中,利用银行特有的货币、信贷、利息等经济杠杆,通过货币和信贷资金的运动,来影响、制约、调节各经济部门、各企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
关键词:调节作用 国民经济各部门 银行 社会主义 信贷资金 经济杠杆 计划调节 协调发展 商品流通 货币流通 
学习苏联货币银行理论参考材料
《中国金融》1954年第4期24-25,共2页嘉风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期,苏联各银行的业务发生了那些重要的变化?第一、各银行的放款迅速的增加,特别是长期放款。由於各经济组织的投资迅速增加,而当时国家预算的投资方式又是通过银行的长期放款,所以长划放款在放款总额中的比例就相...
关键词:短期放款 信用改革 银行 投资方式 自有资金 短期信用 参考材料 信贷 货币银 苏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