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誉

作品数:329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丛国华王保华陆豪刘昌黎马连良更多>>
相关机构: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金融理论与实践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论银行信誉管理
《金融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2期46-47,共2页陈永春 杜国旺 
信誉对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战略问题。银行的信誉是通过银行干部职工的行为实践和为社会公众服务质量的优劣再经过社会生活的经验而获得的。现在已经把“信誉至上”作为银行的宗旨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忽视对银行信...
关键词:信誉管理 银行信誉 银行与企业 服务质量 经营管理 社会公众 实际工作 公共关系 整体素质 服务形象 
谈转帐支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12期59-59,共1页马建军 
由于银行转帐支票结算手续简便,钱货两清,倍受企事业单位好评。但是,近年来有的违法单位和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转帐支票进行经济诈骗,给国家财产造成了损失,给银行信誉带来了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 1、利用作废支票进行经济诈骗。由于一些...
关键词:转帐支票 经济诈骗 不良影响 空头支票 银行支票 银行信誉 国家财产 作废支票 企事业单位 供货单位 
必须改革结算罚款制度
《金融理论与实践》1984年第7期53-53,共1页陈秀兰 
对某些单位不按经济合同办事或签发空头支票实行经济制裁,是维护结算纪律,提高银行信誉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现阶段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还未彻底根本好转,一些同志受关系学的影响,往往不能坚持这项制度。对某些不按经济合同办事、或签发...
关键词:实行经济制裁 经济合同 空头支票 重要措施 结算纪律 结算制度 单位 管理经济 经济手段 银行信誉 
要维护和发扬银行的“三铁”信誉
《金融理论与实践》1983年第11期34-34,共1页尚宏伟 
银行的“三铁”,是指铁帐、铁款、铁算盘而言, 这是银行过去在广泛的业务活动中获得的信誉。所谓信,就是群众对银行记帐、点钞、核算的准确性都信得过;所谓誉,就是群众称赞银行职工的基本功好,业务技术过硬,业务质量高。有一个好的信誉...
关键词:银行信誉 基本功 规章制度 业务活动 优质服务 发扬 业务技术 维护 业务人员 准确性 
应当重视储蓄事后监督工作
《金融理论与实践》1983年第10期49-49,共1页王浩敏 
为保证储蓄帐务正确,避免计息差错和串户等错乱现象遗留后患,维护银行信誉,确保储户利益,必须重视和加强储蓄的事后监督工作。在对储蓄所业务监督过程中,我们对事后监督工作的感受是: 1.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挽回国家损失,维护储户...
关键词:监督工作 发现问题 储蓄所 储户利益 监督过程 差错 国家损失 银行信誉 事后监督 国家财产 
中国银行进入世界五十大银行的行列
《金融理论与实践》1982年第11期48-48,共1页
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以来,中国银行的业务发展很快,一九八一年继续取得了高增长的可喜成果。世界上衡量一家银行信誉的高低,往往看这家银行的经营规模和能力,以及这家银行的资本实质和潜力,中国银行一九八一年的资...
关键词:中国银行 大银行 经营规模 对外开放 经济的 业务发展 人民币 世界 银行信誉 银行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