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方式

作品数:204被引量:23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文华满雪玉吴建勤郭丹英刘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茶叶博物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茶具与茶文化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21年第5期48-54,共7页李萌 
洛阳地区唐墓中出土的茶具按功能可以分为焙茶用具、碾茶用具、贮茶用具、煮茶用具、饮茶用具、茶滓用具;初唐—盛唐时期,茶具种类和数量较少,中唐—晚唐时期,茶具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且出现较多银质茶具,这一现象应与唐代不同时期流行...
关键词:洛阳地区 唐墓 饮茶方式 茶具 茶文化 
唐长安西明寺石茶碾考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8年第2期54-57,共4页葛天 
西明寺是唐长安城内一处重要寺院。西明寺石茶碾是迄今所见唐代唯一刻有名称的石茶碾,也是时代最早的茶碾,它是唐代"饼茶"饮用方式最早发现的物证。其上"石荼碾"中的"荼"字,是茶的名称由"荼"到"茶"转变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记录。西明寺石...
关键词:西明寺 石茶碾 饮茶方式 
元代杭州的茶具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6年第2期64-66,共3页沈国琴 
本文以中国茶叶博物馆藏的元代茶具为线索,结合元代杭州的饮茶盛况及饮茶方式,简单梳理了元代杭州的茶具概貌,并对当时全国几大重要的窑口及其产品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元代 杭州 茶具 饮茶方式 景德镇窑 磁州窑 钧窑 
由茶具的演变谈中国茶文化被引量:6
《农业考古》2013年第5期72-75,共4页吴建勤 
茶具和茶文化紧密相连,茶具作为茶的承载工具,在茶文化里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茶具不仅是生活中的实用品,更是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艺术品,体现出茶文化实用性与功能性的统一,彰显了人们的审美情趣、道德规范、价值观念风尚。茶具的发展也...
关键词:茶具 饮茶方式 茶文化 
明代饮茶方式的变革及名茶好尚
《农业考古》2013年第2期102-105,共4页刘双 
茶文化源于我国,数千年来,一路迤逦,行至明代,更是变化万端,异彩纷呈。明代的饮茶方式迥异于前,打破了唐、宋之时制饼、碾磨、煎、煮、点等法,开千古瀹饮之宗。茶叶炒青加工盛行,壶泡杯饮法确立,天趣悉备,延续至今。明代人对名茶的追求...
关键词:明代 炒青 饮茶方式 茶艺 
紫砂壶中的茶禅文化意蕴探究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2年第2期191-195,共5页胡付照 
紫砂壶的诞生,是为茶而生。从北宋初创之大壶煮水、盛水之用,发展到明清时案头泡茶瀹茶之小壶,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中华茶文化内涵丰富,其与儒释道密不可分,紫砂壶作为茶具中的一份子,其文化内涵丰厚,与佛教缘分甚深。
关键词:紫砂壶 茶禅 文化意蕴 文化内涵 饮茶方式 不可分 煮水 泡茶 
茶铛被引量:6
《农业考古》2012年第2期73-76,共4页郭丹英 
当今许多古代茶器收藏者及研究者,把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茶壶、茶碗(茶盏、茶杯)、盖碗及茶叶罐等茶器上,对历代饮茶方式演变有所了解者会相对深入一些,知道唐宋时期的茶器还包托茶釜、茶炉、茶盒、汤瓶、茶匙等。但是,对茶铛的研究却...
关键词:茶器 饮茶方式 唐宋时期 茶壶 茶碗 茶杯 茶叶 茶釜 
凉绿茶冲泡法的开发与研究
《农业考古》2011年第2期76-80,共5页片平智子 巨涛(译) 
一.引言 在日本几年前就开始流行喝中国茶了,可是至今一直没有出现一种新的饮茶方式。 茶叶最早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经过漫长的演变,从药用发展到饮用,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日本在遣唐使时代和镰仓时代前后两次引进了中国茶。特别是...
关键词:开发 泡法 绿茶 中国西南地区 饮茶方式 中国茶 日本 茶叶 
清饮与调饮:中国两大饮茶方式的时空嬗变——在日本京都演讲提纲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0年第2期55-65,77,共12页余悦 
关键词:饮茶方式 中国 提纲 京都 日本 嬗变 时空 李清照 
唐代的金银茶具及其鉴赏价值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07年第5期116-120,共5页李新玲 牛小红 
关键词:茶具 唐代 价值 鉴赏 金银 饮茶方式 《茶经》 发展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