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消毒

作品数:306被引量:37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金兰刘庆增杜晓光张晓健路凯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臭氧消毒饮水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规律及控制措施的研究被引量:8
《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年第5期509-511,514,共4页王华然 王尚 杨忠委 李嵩 孙欣 尹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1B05-03)
目的研究臭氧消毒饮水过程中溴酸盐的生成规律及控制措施。方法采用碘量法和离子色谱法,对水中臭氧浓度及其生成的溴酸盐等副产物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在水中臭氧投加量为17.67 mg/L条件下,随着溴离子浓度增加所形成的溴酸盐浓度随之增...
关键词:臭氧 溴酸盐 消毒副产物 饮水消毒 
野外饮水消毒的装置试验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第12期1509-1509,共1页张斌 龚泰石 尹静 王景峰 
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分题 (0 1L0 2 6)
关键词:野外 结果报告 饮水消毒 新型饮水 消毒剂 效果 装置 利用 添加 使用 
双层个人饮水无味消毒片消毒效果的研究被引量:3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6年第5期336-339,共4页吴玉华 于祚斌 牟友诚 
采用药物缓释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饮水消毒双层片,该片由上下两层组成,上层可对饮水消毒,下层能去除卤素消毒饮水后的气味。经37个水源的消毒试验表明,在5min内可以将细菌、f_2噬菌体杀灭。10min后基本无味。
关键词:消毒片 双层片 饮水消毒 
五种消毒剂消毒饮水后形成三卤甲烷的研究被引量:15
《中国给水排水》1994年第4期4-8,2,共5页于柞斌 蔡心培 周英田 
五种消毒剂消毒三种水源后都产生了三卤甲烷。消毒剂不同产生的三卤甲烷其组成也不相同。提高有机物浓度、消毒剂剂量,水温和延长反应时间,都可以增加三卤甲烷的生成量。pH=9时,三卤甲烷的生成量最高。
关键词:三卤甲烷 消毒剂 饮水消毒 
饮水快速消毒实验装置的研制
《中国消毒学杂志》1992年第1期8-11,共4页李平 杨宗芬 季金健 蒋兴锦 
快速消毒为目前饮水消毒中被重视的问题之一。为进行快速消毒试验,研制成一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装置。以此装置进行30秒的杀菌效果测定,取得良好结果。
关键词:饮水消毒 消毒实验装置 次氯酸钙 
饮水消毒双层丸的研究被引量:8
《中国消毒学杂志》1991年第4期197-203,共7页梁增辉 蒋兴锦 杨宗芬 王福玉 
为减少含氯消毒剂消毒饮水后残留的异味,研制出内为脱味剂(亚硫酸钠),外为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的个人饮水消毒用双层丸剂。该消毒剂经实验室试验、中试生产与现场验证表明,消毒效果可靠,存放较稳定,使用者乐于接受,为一良好的新型剂...
关键词:饮水 消毒 消毒药 双层丸剂 
固体碘伏饮水消毒效果评价被引量:5
《中国消毒学杂志》1990年第1期6-9,共4页曾桂香 张玉顺 高玉书 姚文莉 
对以聚乙烯醇为载体的固体碘伏进行了消毒饮水效果观察。试验表明,当pH值为5.0~8.0,水温为18~25℃,作用10分钟的最低有效剂量为37.5mg/L(含有效碘7.5mg/L)。pH过高,水温过低,有机物污染严重,均可降低该消毒剂杀灭水中大肠杆菌的效果...
关键词:碘伏 饮水消毒 毒性 聚乙烯醇 
pH值对稳定型二氧化氯消毒剂活化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6
《中国消毒学杂志》1990年第1期1-5,共5页梁增辉 杨宗芬 王福玉 蒋兴锦 
稳定型二氧化氯消毒剂中的二氧化氯以亚氯酸盐的形式存在,经用盐酸活化释放出二氧化氯后才有杀菌作用。试验证明,活化与pH值有关,pH<0.5时。可快速释放活性二氧化氯,杀菌能力与纯二氧化氯溶液相似;pH>0.5时,二氧化氯释放速度减慢,活化...
关键词:二氧化氯 活化 饮水消毒 
饮水消毒中化学消毒剂的浓时积与Q_(10)值被引量:1
《消毒与灭菌》1989年第4期225-228,共4页蒋兴锦 
Watson提出的浓时积是定量评价饮水消毒中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灭活效果的一项实用指标。浓时积计算公式c^n·T=K表明,消毒剂灭活某实验微生物到一定效果(例如杀灭90%或99%)时,其浓度(C)与所需作用时间(T)
关键词:饮水消毒 化学消毒剂 浓时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