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原油

作品数:42被引量:16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李振泉宋新旺曹绪龙杜连贵赵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化工学报》《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中外科技情报》《石油天然气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致密油藏原油与压裂液乳化的液阻效应及其对采油的影响实验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4年第6期163-174,共12页李诗豪 钟立国 高大鹏 贾磊磊 孙红宇 张海龙 林庆祥 何剑 张明伟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难采储量有效动用技术研究与试验”(2016E-0210)。
致密油藏在压裂改造过程中易发生压裂液侵入,投产后存在产能恢复速度慢和产能低等问题。为了明确致密油藏压后产能低的影响因素,通过核磁共振(NM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致密油藏孔隙结构特征,基于原油乳化前后的流变性和界面张力...
关键词:致密油藏 压裂液侵入 乳化 液阻效应 原油采出 
微生物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进展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高配科 范克燕 高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0041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C042)。
文章从油藏中普遍存在的采油微生物类群及其驱油机制、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矿场应用、采油微生物的响应等方面对油藏微生物及其提高原油采收率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从营养剂在油藏储层中的分布、油藏环境下微生物生长代谢活性、油藏微生物定...
关键词:油藏 微生物采油 油藏微生物 群落调控 
厚层砂岩油藏原油密度影响下的CO_(2)驱重力超覆实验被引量:8
《断块油气田》2021年第6期842-847,共6页赵凤兰 宋黎光 冯海如 程静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低渗-致密油藏高效提高采收率技术”(2017ZX05009-004);中石油战略合作科技专项“注气提高单井产量技术研究”(ZLZX2020-02-04-04)。
厚层砂岩油藏CO_(2)驱时,重力超覆的形成会降低CO_(2)纵向波及效率。为研究原油密度对重力超覆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采用长岩心超覆物理模型开展低压(10 MPa)和高压(20 MPa)条件下的CO_(2)驱替实验,以岩心上下部位采收率差异和重力超覆准...
关键词:厚层砂岩油藏 CO_(2)驱 重力超覆 原油密度 影响规律 
挥发性油藏原油采收率预测的改进方法被引量:5
《石油勘探与开发》2021年第5期995-1003,共9页鹿克峰 苏畅 程超逸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东海深层低渗—致密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2016ZX05027)。
为描述挥发性油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复杂的相态转换,定义4个流体转换相并依据地面体积平衡原理计算各分相产量和分相剩余体积,进而建立考虑脱出溶解气中凝析油含量的挥发性油藏原油采收率预测方法以及多次脱气实验数据矫正方法。基于典型...
关键词:挥发性油藏 溶解气驱 原油采收率 预测方法 实验数据矫正 
盐间油藏原油和CO2最小混相压力研究被引量:6
《非常规油气》2019年第5期54-56,72,共4页严巡 刘让龙 王长权 刘德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温高压CO2-原油-地层水三相相平衡溶解度规律”(51404037);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涪陵页岩气水平井多段压裂效果与生产规律分析研究”(2016ZX05060-009);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流动规律及流场耦合研究”(2016D-5007-0208)联合资助
为确定盐间油藏原油和CO2的最小混相压力,针对最小混相压力难以通过经验公式准确计算的问题,通过填砂长细管驱替实验确定了该油藏CO2最小混相压力为27.91MPa,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注入CO2后原油的混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混相驱替中CO2波...
关键词:CO2 最小混相压力 细管实验 数值模拟 混相特征 
浅谈提高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探讨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3期262-262,共1页饶跃新 
目前我国提高油藏采收率技术主要分为热采、气驱、化学驱、微生物驱及物理法等五大类。大规模应用的热采技术主要为蒸汽吞吐、蒸汽驱和SAGD;规模化应用的气驱技术主要为CO2混相驱和烃混相/非混相驱;化学驱技术主要在中国应用,聚合物驱...
关键词:化学驱 稠油热采 注气 微生物驱 提高采收率 
油气同采方式下气顶油藏原油侵入状况的判断与调整被引量:3
《中国海上油气》2017年第5期69-74,共6页鹿克峰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6ZX05027)"部分研究成果
东海西湖凹陷AC气顶油藏采用利用天然能量、同一套井网同时开采气顶和油区的开发方式,动态跟踪过程中难以判断原油侵入气顶状况。基于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出了计算原油侵入气顶体积的公式,并构建了原油侵入指示曲线(原油侵入气顶体积百分...
关键词:油气同采 气顶油藏 原油侵入 指示曲线 开发调整 采气速度 西湖凹陷 
临南洼陷古近系火山岩油藏原油多环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5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1-6,共6页常象春 陈曦 于文文 董丽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139;4772120);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JQ201311)
对临南洼陷古近系火山岩油藏中12个原油样品进行芳烃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表明:芳烃中三环、四环芳烃化合物占优势,三芳甾烷含量较高,二环、五环、NSO杂环芳烃化合物含量较低。二环芳烃参数(TDE_1、TDE_2、TDE_3)指示典型的湖相、源自年...
关键词:多环芳烃 沉积环境 生油母质 成熟度 火成岩油藏 临南洼陷 
弱挥发性碳酸盐岩油藏原油相态特征及注水开发对策被引量:9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6年第2期281-286,共6页赵文琪 赵伦 王晓冬 王淑琴 孙猛 王成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6ZX0503000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大专项(2011E-2506)
以滨里海盆地东缘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为例,分析了弱挥发性油藏在地层压力下降过程中的原油相态变化和渗流物理特征变化规律,并提出油藏在不同地层压力水平下注水开发技术对策。实验表明,随地层压力下降,弱挥发性原油脱气,甲烷和中...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藏 弱挥发原油 相态变化 渗流特征 地层压力 注水时机 
渤海稠油油藏原油黏温关系研究被引量:7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年第5期84-86,147-148,共3页王大为 岳宝林 刘小鸿 张风义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十二五"重大专项"渤海稠油热力开发与开采技术研究"(YXKY-2013-TJ-02)部分研究成果
选取渤海油田地面50℃脱气原油黏度366.4-72477.0mPa·s的黏温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ASTM标准二次对数坐标下,各样本的直线拟合关系良好,各直线的斜率近似相同,并进一步得出了渤海稠油黏度预测公式,根据50℃地面原油黏度可以预...
关键词:渤海油田 稠油 黏度预测 黏温曲线 气油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