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聚集关系

作品数:29被引量:37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付锁堂赵俊兴陈洪德汤良杰许长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石油物探》《科技资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鄂尔多斯盆地富黄探区延长组浊流沉积与油气聚集关系被引量:12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期81-88,共8页尚婷 陈刚 李文厚 陈全红 刘鑫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3CB214602)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富黄探区延长组浊积岩、浊积相特征,探究其油气富集规律。方法对钻井、露头及岩心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区浊积岩以粉—细砂岩为主,具有分选中等,磨圆较差,结构成熟...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富黄探区 浊流沉积 油气聚集 
反转构造进展与油气聚集关系被引量:1
《科技导报》2012年第2期58-64,共7页曾维特 丁文龙 久凯 吴礼明 李超 许长春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202302);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8D-5006-01-0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1-001-005HZ)
反转构造主要指伸展盆地中地堑、半地堑系统遭受挤压变形所产生的压缩构造。它一般经历拉张断陷、稳定坳陷及挤压反转3个演化阶段,构造反转形成的各种褶皱背斜构造直接叠覆在生油断陷之上,生运储配置关系得天独厚,其复杂性及重要性值得...
关键词:反转构造 分类 识别 反转率 油气聚集 控制因素 
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特征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被引量:7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395-401,407,共8页刘洛夫 王伟力 姜振学 庞雄奇 杨海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6CB202308)
为了进一步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不同储层间特征的对比及各储层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通过收集和整理各单井储层岩心孔渗测试、平面沉积相、断裂分布、薄片分析和油气藏特征等资料,详细地描述了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3套油...
关键词:碳酸盐岩 储层 奥陶系 油气聚集 塔中地区 
扇三角洲高精度层序地层及其与油气聚集关系——以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76块为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7年第1期79-85,共7页梁书义 赵俊青 姜在兴 夏斌 纪友亮 张善文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济阳坳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形成机理研究(2001BA6050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渤海湾盆地中生代地层剥蚀量恢复及中;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探讨(G1999043304)"
本文通过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76块沙四上亚段扇三角洲沉积体层序地层单元进行了精确划分对比,将其划分为4个准层序、18个层组和29个单层。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准层序及层组边界在地层记录中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东营 古近系 沙河街组 扇三角洲 层序地层 油气 山东 
鄂尔多斯中南部中下侏罗统储层成因类型与油气聚集关系被引量:24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246-251,共6页赵俊兴 陈洪德 杨华 付锁堂 付金华 同晓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3CB214601)
综合野外露头、钻井剖面、地层对比室内编图,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下侏罗统沉积特征,探讨了沉积微相与油藏聚集关系,认为侏罗系油藏受到了沉积前古地貌和沉积相及其组合条件控制,是古地貌、岩性控制的油藏类型。探讨了储集体成因...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富县组 延安组 储层成因类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