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余能回收

作品数:25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魏建新胡传斌刘鹏刘宏强刘思雨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化工大学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不锈(市场与信息)》《昆钢科技》《智能城市应用》《中国钢铁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回收矿热炉炉气作为回转窑辅助燃料的节能系统
《辽宁化工》2024年第10期1633-1635,1640,共4页赵楠 刘鹏 林书行 菅锐 杜锦奇 兰孝宇 孙超 
辽宁省面上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JKMZ2022077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210149009)。
为了解决目前回转窑-矿热炉工艺流程中存在CO_(2)、NO_(x)排放量高、煤耗大等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多反应耦合条件,结合回收矿热炉炉气CO等可燃成分的净化装置,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回转窑三维物理模型,利用ICEM软件对物理模...
关键词:RKEF 烟气净化 余热余能回收 废气再燃 
钢铁冶金企业常见节电措施
《冶金动力》2023年第6期17-19,共3页张颖 胡培培 刘立灿 
根据冶金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论述了钢铁冶金企业节约用电对于降低外购电费、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常见的节约用电、降低外购电费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于企业降本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节电 峰谷电价 余热余能回收 
回转窑废气-煤粉气固两相燃料混合燃烧特性研究
《辽宁化工》2023年第2期169-172,共4页宋雨莳 刘鹏 战洪仁 张先珍 
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9-BS-189);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S202110149042)。
为了描述回转窑-矿热炉工艺中回转窑内部煤粉-炉气间气固两相传热传质机理和燃料混合燃烧特性,建立了三维气固两相燃料混合燃烧计算模型,揭示了气固两相的传热传质机理,探究气-固燃料的混合燃烧对粉煤燃烧速率、火焰特性和烟气成分等的...
关键词:回转窑 余热余能回收 气-固两相 混合燃烧 
公司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实践
《智能城市应用》2022年第1期46-49,共4页高海印 
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工作,多年来始终围绕如何对余热、余能最大化回收和利用开展技术改造、课题攻关、运行管理等活动。文中通过对公司余热、余能回收利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和不足进行总结分析。
关键词:余热余能 回收利用 实践 
基于能量流网络图浅析炼焦厂余热余能回收利用被引量:1
《冶金能源》2021年第5期17-20,64,共5页陈海 刘良平 文红 
根据某公司炼焦工艺的运行实际数据,分析了其物质流及能量流。采用多项余热余能回收技术后,结合投产后的运行情况,分析了炼焦工艺能量流的变化,并经过节能减排核算后得到,年节约42600tce,CO_(2)、SO_(2)、NO_(x)、烟尘减排量分别为10934...
关键词:炼焦工艺 物质流 能量流 余热余能回收 
工业节能技术与应用典型案例:可再生能源及余能利用
《工业炉》2021年第1期50-50,共1页刘喜霞 
2019年,在可再生能源及余能利用领域,遴选出了19项技术,这些技术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余热余能回收等方面推广前景较好、节能减排效果较高,如基于喷淋换热的燃煤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和消白技术、转炉烟气热回收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等。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余能利用 新能源开发 节能减排效果 热回收 余热余能回收 转炉烟气 喷淋换热 
页岩油干馏炼油工艺余热余能回收系统应用分析
《中国设备工程》2020年第2期232-233,共2页刘勇 康健 
本文从页岩油干馏炼油工艺入手,分析整套工艺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余热余能。针对广泛使用的抚顺式干馏炉,在不影响器工艺流程的前提下,结合吸收式热泵技术最大限度利用余热余能,分析了该余热回收系统所带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页岩油干馏炼油 余热余能回收 热泵技术 
首钢京唐钢铁公司绿色低碳钢铁生产流程解析被引量:18
《钢铁》2016年第12期80-88,共9页刘宏强 张福明 刘思雨 付建勋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3BAE07B00);上海市“东方学者”人才计划资助项目(2012)
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着资源能源短缺、市场盈利下降和生态环境制约三个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在低碳循环经济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主趋势的情况下,钢铁企业需要向低碳、绿色生产的方向转型升级。以京唐钢铁公司2015年上半年的生产调研为基础,计算...
关键词:绿色低碳生产流程 吨钢综合能耗 CO2排放 余热余能回收 废弃物处理 
宝钢不锈2013年余热余能回收创新高
《不锈(市场与信息)》2014年第4期4-4,共1页
2013年,宝钢不锈余热余能回收突破每吨60.52千克标煤,创历史新高。2013年年初,宝钢不锈围绕余热回收挖潜、煤气梯级利用,组织各部门开展攻关,先后采取了高炉炉项提压改善发电效率、优化品种和冶炼模式降低蒸汽白耗等举措。
关键词:余热余能回收 不锈 宝钢 创新 余热回收 梯级利用 发电效率 优化品种 
宝钢不锈余热余能回收创历史最好成绩
《不锈(市场与信息)》2013年第24期3-3,共1页
截至10月底,宝钢不锈吨钢余能回收全年累计水平较去年上升4.71千克标煤,实现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宝钢不锈围绕余热回收挖潜、煤气梯级利用,组织各部门开展攻关,同时在3季度围绕煤气梯级利用和经济运行,使今年余能回收水平较去年...
关键词:余热余能回收 宝钢 历史 不锈 转炉煤气回收 成绩 梯级利用 余热回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