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区

作品数:2725被引量:6890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宇隋鑫付立东任海李旭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科技通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实践探究——以江苏阜宁稻区为例
《农业科技通讯》2025年第3期130-133,共4页曹屯国 顾晓霞 
江苏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阜农财(2024)56号]。
近年来阜宁县积极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突出“四虫两病”(“两迁”害虫、螟虫、稻瘟病、纹枯病),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密切监测预警,推进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有效控制本地内源性与迁入性病虫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
关键词:水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阜宁县 
长江上游稻区中籼水稻新品种试验表现
《农业科技通讯》2023年第6期68-71,135,共5页范凌 马晓春 
通过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国长江上游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我国长江上游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于2020-2021年在长江上游稻区开展多点比较试验,重点考查品种的产量性状、主...
关键词:水稻 新品种 产量 生育期 农艺性状 抗性 米质 
水稻密植新型集成技术在高海拔稻区的应用效果
《农业科技通讯》2023年第3期128-131,共4页邓宣胜 鲁晓蕾 周富忠 
为了验证水稻密植新型集成技术在高海拔稻区的应用效果,在利川市的二高山进行了示范试验,试验设置了单行密植、宽窄行密植、幅式密植3种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对比进行。结果表明,水稻鲜谷单产最高达到860 kg/亩,增幅超过50%,创历史新高...
关键词:水稻 密植 集成技术 应用效果 高海拔稻区 
南方地区水稻适度规模经营分析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22年第11期143-145,共3页钟礼明 曹晶晶 孙玉平 简亮平 胡明生 孙雅辉 喻志东 
为探明现阶段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经营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及其高效经营模式,笔者对新余市种粮大户、合作社、公司等水稻经营主体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水稻规模化种植有利于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但受南方稻区地理条件、生产季节、劳力状况...
关键词:南方稻区 水稻经营 适度规模 效益 
2020-2021年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22年第9期58-63,164,共7页范凌 马晓春 张俊江 高前宝 
为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于2020-2021年开展了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
关键词:水稻 新品种 产量 生育期 农艺性状 抗性 米质 
长江上游稻区中籼水稻新品种试验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21年第6期83-88,共6页马晓春 张俊江 范凌 高前宝 
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国长江上游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我国长江上游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公司于2019年开展长江上游稻区中籼水稻新品种试验,本文作者分析了2019-2020...
关键词:水稻 新品种 生育期 农艺性状 产量 抗性 米质 
豫西南山前稻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21年第4期226-228,共3页董县中 杨习文 温玉转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192102110142)。
豫西南山前稻区属籼、粳稻过渡地带,近年来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生产调查,总结集成了以“壮(旱育壮秧)、适(适当稀植)、平(平衡施肥)”为核心的适合本地生产条件的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标,在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可...
关键词:豫西南 水稻 栽培技术 
闽清县高海拔中稻区后备优质新品种简比展示初报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21年第3期65-69,共5页余琼容 
2020年,引进15个中稻优质新品种在闽清县高海拔下祝乡后岭村进行简比展示。结果表明,各新品种平均每亩产量在514.16~670.13 kg之间,平均产量均比对照甬优9号(CK1)、中浙优8号(CK2)增产的新品种有3个,分别是秀优4913、泰两优217、甬优78...
关键词:中稻 优质新品种 简比 评价 
赣北双季稻区早稻直播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21年第1期262-264,共3页彭春凤 韩高明 吴少华 应治宏 袁志华 
针对赣北地区气候,在双季稻区实施早稻直播,其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品种、控制播种量、适时播种、做好田间肥水管理、防控杂草等方面,对保障该地区水稻丰产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赣北 双季稻区 早稻直播 栽培技术 
优质型杂交粳稻辽16优06“南繁稻区”制种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2020年第9期264-266,共3页梁传斌 张忠旭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100506)。
辽16优06是辽宁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型杂交粳稻组合。该组合米质优良,适口性好,植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笔者根据该杂交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出适宜南繁稻区的高产配套制种技术。
关键词:优质杂交粳稻 辽16优06 南繁稻区 制种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