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株型

作品数:56被引量:90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文钰赵翔宇王竹伍晓燕张君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耕作与栽培》《作物学报》《农机使用与维修》《草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因编辑技术改良玉米株型增加杂交种产量被引量:4
《生物技术通报》2023年第8期62-69,共8页石佳鑫 刘凯 朱金洁 祁显涛 谢传晓 刘昌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201004)。
玉米紧凑株型能够通过密植栽培实现增产。改良玉米株型的关键性状叶夹角,创制紧凑株型的玉米杂交种,能够实现该增产过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DTM(desire targeted mutation)策略,突变杂交种中单88的母本CX1的叶夹角形成关键基因ZmLG1,...
关键词:基因编辑 紧凑株型 叶夹角 高产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被引量:3
《玉米科学》2023年第4期34-42,共9页奉杰 刘鹏飞 涂亮 高媛 郭向阳 王安贵 祝云芳 吴迅 陈泽辉 
贵州省科技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20]1Z09);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项目[2018]5629;黔农科院科技创新[2022]03号;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5);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6);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29);贵州省育种科研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建设项目(黔科合服企[2022]014);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科合基础[2022]一般236)。
以玉米自交系ZNC442和SCML0849为亲本构建的131份F2:3家系为材料,结合简化基因组测序(GBS)的基因型鉴定结果与该群体在多环境下的株型评价数据,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株高、穗位高、叶夹角、穗上叶片数、雄穗分枝数、雄穗主轴长等株型相...
关键词:玉米 株型性状 QTL 候选基因 
玉米/生姜套作模式下玉米株型与行宽对生姜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2年第3期310-320,共11页郑开友 任云 李洪雷 刘静 李强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cstc2019jcyj-msxmX080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KJQN201801339)。
采用玉米/生姜套作模式,以‘竹根姜’为研究对象,设置2种玉米株型(平展型玉米‘正红311’和紧凑型玉米‘正红2号’)、3种行宽(2、3、4 m)和2个生姜净作对照(净作遮光,CK1;净作未遮光,CK2),共计8个处理,研究玉米株型与行宽对玉米/生姜套...
关键词:套作 玉米株型 行宽 生姜 光合特性 产量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6
《分子植物育种》2022年第1期155-162,共8页申涛 谭康 李春红 杨梅 胡小兰 蒋滔 张志 邱红波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1]一般1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488)共同资助。
玉米株高、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是影响玉米抗倒伏性、耐密性、植株透光率及生产潜力的重要株型性状。因此,本研究以自交系T32和黄C为亲本组配了F_(2)和F_(2:3)群体,利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对株高、穗位高和雄穗分枝数进行QTL检测和效应值分...
关键词:玉米 株高 穗位高 雄穗分枝数 QTL 
玉米不同株型及种植密度对间作大豆产量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5
《草业科学》2021年第1期136-146,共11页陈远学 彭丹丹 胡斐 胡月秋 白世豪 徐开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300);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2-04)。
种植密度是影响间作体系产量潜力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明确不同株型玉米(Zea mays)与大豆(Glycine max)间作搭配的适宜种植密度,本研究以紧凑型‘登海605’(DH605)和平展型‘川单428’(CD428)玉米及辽鲜一号菜用毛豆为试材,在同一施...
关键词:玉米株型 密度 大豆 间作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养分吸收利用 
科学家发现决定玉米分蘖的基因由大刍草渗入
《中国食品学报》2019年第12期21-21,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教授林中伟课题组揭示了玉米株型演化的一个关键分子遗传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玉米的祖先大刍草具有许多分蘖,在野外环境具有明显进化优势。而驯化后的玉米往往是独秆、...
关键词:爆裂玉米 中国农业大学 大刍草 甜玉米 玉米株型 玉米改良 玉米分蘖 野外环境 
不同行比配置和玉米株型对玉米大豆间种产量及效益影响被引量:20
《大豆科学》2019年第5期726-732,共7页汤复跃 陈文杰 韦清源 郭小红 梁江 陈渊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4-CES3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16380097,桂科AB18221057);广西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2015YT19)
为了给'春玉米‖春大豆/夏大豆'持续高产的生产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不同玉米株型和不同玉米、大豆行比配置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大豆单作(SS)和玉米单作(MM)为对照,通过土地当量比(LER)、间作当量(IE)、群体产量等不同量化指...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种 行比 株型 产量 效益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河南农业》2018年第24期42-43,共2页王鑫 张佳佳 
玉米叶片数量及叶夹角的大小影响玉米截光能力和光合利用率。在分析玉米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状况的基础上,从玉米叶片数与花期之间的相关性、玉米叶片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叶夹角研究进展等方面总结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玉米株型 相关性状 研究进展 
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被引量:33
《草业科学》2018年第6期1465-1471,共7页于德花 陈小芳 毕云霞 邵秋玲 
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2016CYJS05A02-2)
本研究以平展型玉米(Zea mays)雅玉青贮8号、半紧凑型品种京科青贮516和紧凑型品种黎民518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的青贮玉米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鲜草产量和籽粒产量的最佳适宜密度不同,鲜草产量的适宜...
关键词:适宜密度 青贮玉米 玉米株型 鲜草产量 籽粒产量 农艺性状 青贮生育期 
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被引量:23
《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第5期821-834,共14页刘坤 张雪海 孙高阳 闫鹏帅 郭海平 陈思远 薛亚东 郭战勇 谢惠玲 汤继华 李卫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604231);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61100110500);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52102110060)
【目的】玉米株型性状与植株产量、光合效率、抗倒性等密切相关,是理想株型设计育种的基础,通过对玉米多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构建玉米理想株型,为抗倒伏、耐密性的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284份温带、...
关键词:玉米(Zea mays L.)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 株型性状 理想株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