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杂35

作品数:14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房卫平马宗斌谢德意李伶俐张东林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开封县棉花办公室卫辉市农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棉花》《种业导刊》《农业科技通讯》《农家参谋·种业大观》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抗虫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高产、优质、广适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花品种豫杂35、37的选育及其应用”通过成果鉴定
《种业导刊》2011年第2期38-38,共1页
2011年1月13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持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转基因杂交棉品种-豫杂35、豫杂37的选育及其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关键词:杂交棉品种 豫杂35 成果鉴定 转基因 棉花品种 优质 应用 选育 
抗虫杂交棉豫杂35适宜密度与行距
《农家顾问》2009年第3期29-,共1页马宗斌 
在河南省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抗虫杂交棉豫35的适宜密度和行距配置。结果表明,在保留2~3个强势叶枝时,豫杂35以种植2.25万株/公顷配合行距1.20米较为适宜,分别比1.50万株/公顷配合行距1.20米、2.
关键词:行距配置 杂交棉 抗虫 适宜密度 
抗虫杂交棉豫杂35适宜密度与行距配置研究被引量:7
《河南农业科学》2008年第12期41-44,共4页马宗斌 刁素萍 房卫平 谢德意 李伶俐 朱伟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624100018);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0321001600)
在河南省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抗虫杂交棉豫杂35的适宜密度和行距配置。结果表明,在保留2~3个强势叶枝时,豫杂35以种植2.25万株/hm^2配合行距1.20m较为适宜,分别比1.50万株/hm^2配合行距1.20m、2.25万株/hm^2配合行距1.00m...
关键词:抗虫杂交棉 豫杂35 密度 配置 产量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豫杂35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07年第10期87-88,共2页房卫平 孙玉堂 谢德意 李伶俐 马宗斌 
1 选育过程 豫杂35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针对黄河流域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提高品种的纤维品质、抗病性、丰产性、早熟性等综合农艺性状为主要目的,利用品种间杂种优势选育而成的...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豫杂35 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综合农艺性状 种间杂种优势 选育过程 
高产、优质、抗虫棉花杂交新组合豫杂35
《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棉花 豫杂35 杂交组合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