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粳稻

作品数:1561被引量:2969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谭学林曹黎明王才林金寿林张忠旭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安徽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优质多抗中粳不育系徐91068A的选育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15期4610-4611,共2页丁成伟 王健康 郭荣良 吴玉玲 徐家安 王友霜 胡婷婷 赵轶鹏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BE2012307)
徐91068A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常规中粳品系21048为母本,以早熟品系31375为父本杂交,再与BT型不育系徐9201A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BT型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较高、配组优势明显...
关键词:杂交粳稻 中粳不育系 徐91068A 选育 
平衡栽培技术在沿江粳稻机插上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28期11580-11581,11586,共3页杨飞 吴文革 赵前进 王本平 季一胜 胡琪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6-1);(2012BAD04B09-2)和(2013BAD07B08);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201303102和20143038);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CARS-01-53);安徽省农科院创新团队(11C0101)
引进示范"水稻机插平衡栽培技术",借鉴"平衡栽培的理念,开展沿江稻区杂交中粳机插稻适宜品种选择、适宜播栽期探索、明确丰产高效栽培的产量结构和再拍技术关键,总结出适合沿江杂交中粳高产平衡栽培的技术要点,并进行了示范验证。即选...
关键词:沿江稻区 机插 平衡栽培 杂交粳稻 
三系杂交粳稻制种技术研究与展望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34期13150-13152,13155,共4页张宏根 端木李玲 封智蔷 裴艳 王雪刚 端木银熙 汤述翥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质高抗超级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编号:2011B090400038)
围绕杂种纯度控制、父母本花期相遇和提高异交结实率3个方面总结了杂交粳稻制种的关键技术,并就不育系选育和制种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展开讨论,为三系杂交粳稻的种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杂交粳稻 三系法 制种 
优质杂交粳稻皖杂优7号选育·栽培与制种技术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27期10954-10955,共2页许传万 许学 
皖杂优7号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2003A与XH04配组育成,其参加安徽省中粳区域试验和安徽省中粳生产试验,连续3年居参试品种第1位。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性好等优良性状。试种结果表明,采用配套高...
关键词:皖杂优7号 生育特征特性 栽培与制种技术 
黑龙江寒地优质粳型不育系北国2A特性及配组表现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29期11629-11630,共2页李海慧 李永祥 王旺华 庞军 翟开国 
北国2A是用日本优质米品种莎莎妮与BT型不育系爱知香A转育成的粳型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具有米质优、抗病性强、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彻底、异交率高、一般配合力强等特点,且适合黑龙江寒地配组,用北国2A所配的一系列适合黑龙江寒地...
关键词:杂交粳稻 不育系 北国2A 优质 
环境温度对杂交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影响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15期6644-6645,6705,共3页全东兴 周广春 孟维韧 金成海 
吉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重大专项(20126028)
[目的]探讨不同高低温度下杂交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方法]不育系选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最新育成的三系粳稻不育系T176A和松黏5022A。环境温度设32、35℃高温和15、17℃低温。[结果]32和35℃高温处理可以促进北方三系粳稻不育系提早开花...
关键词:杂交粳稻 不育系 温度 开花习性 
黑龙江寒地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5224-5226,共3页李永祥 孙明 庆瑢 李海慧 王旺华 翟开国 毕曙霆 庞军 
分析黑龙江寒地杂交水稻选育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指出其核心技术难点是耐冷性恢复系的选育。介绍自2006年起,耐冷性恢复系选育、高异交率不育系转育和强优势杂交组合配组的研究过程。针对在育种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设计黑龙江寒地三系杂交...
关键词:寒地稻作区 耐冷性恢复系 高异交率不育系 三系杂交粳稻 黑龙江 
崇明杂交粳稻花优14不同种植方式产量及经济效益比较分析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8期3348-3349,3363,共3页赵志鹏 沈寅寅 龚才根 朱田平 王新其 李茂柏 曹黎明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后世博专项(2010BAK69B18);上海市科委崇明科技攻关专项(10DZ1960101);上海市科委科技特派员专项(11dz1914300)
[目的]为崇明水稻生产上推广机插秧种植方式提供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主推的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花优14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机插秧和人工撒播2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其产量以及种植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机插秧比人工撒播增产1 000.35k...
关键词:机插秧 人工撒播 经济效益 杂交粳稻 
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被引量:3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6期2409-2412,共4页占新春 汪登松 王国朝 付强 吴爽 郑乐娅 童俊 单秀灵 王德志 孟凡东 董召荣 张培江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ZX08009-106B);农业部超级稻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长江中下游稻区超级中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2010302055;11010302184);国家及安徽省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
[目的]分析杂交粳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探讨三系亲本的配合力、遗传力等规律及参数。[方法]以5个千粒重介于23.5~27.4 g的BT型不育系和40个千粒重介于18.7~31.2 g的三系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配制...
关键词:杂交粳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力 
太湖稻区优质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进展与设想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32期15611-15613,共3页钟卫国 王小虎 俞良 王雪刚 端木银熙 孙菊英 
分析太湖稻区杂交粳稻育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总结分析太湖稻区已经育成的典型优质高产晚粳组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太湖稻区杂交晚粳选育的目标和策略,并对杂交晚粳育种进行展望。
关键词:杂交粳稻 育种 杂种优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