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晚粳稻

作品数:99被引量:10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应武戈长水姚海根孔万根高荣村更多>>
相关机构: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嘉兴市秀洲区种子管理站更多>>
相关期刊:《园艺与种苗》《中国农村科技》《上海农业学报》《杂交水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浙江省优质专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x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杂交晚粳稻与常规晚粳稻主要性状及生理的差异
《浙江农业科学》2018年第4期554-556,共3页姚坚 姚海根 龚晓春 孔燕 边永高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49)
试验结果表明,籼/粳型杂交水稻组合甬优538产量优势极显著,比粳/粳型组合嘉优5号和常规粳稻秀水134增产40.8%和55.2%,主要因素是穂大粒多,根系活力强,光合效率高,这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籼/粳型组合在秧苗分蘖期已具有极显著的生长优势...
关键词:杂交晚粳稻 常规粳稻 性状 生理 差异 
播种期对杂交晚粳稻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浙江农业科学》2014年第9期1333-1336,共4页姚海根 姚坚 孔燕 范文俊 李瑾 边永高 
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1-49)
研究不同播种期处理对4个杂交晚粳稻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与品种的齐穂期呈正相关、与全生育期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的影响最大;与品种株高呈负相关,其中对甬优12、浙优18、春优84的影响较明显;与每穂总粒、...
关键词:杂交晚粳稻 播种期 品种 性状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