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优模式

作品数:139被引量:1036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久然景希强宋伟姚永祥焦仁海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丹东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种业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籽粒机收玉米品种新单68的选育及其种质资源创新模式探索被引量:2
《中国种业》2022年第10期51-55,共5页洪德峰 马俊峰 卫晓轶 马毅 魏峰 张学舜 白东升 郭全根 史大坤 杨海峰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随着机械化的发展,适宜全程机械化操作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新美026为母本、新69为父本选育出新单68,是河南省机收组审定的首批品种(豫审玉2017023),次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机收组审定(国审玉201...
关键词:玉米 新单68 种质资源 杂优模式 籽粒机收 
丹玉旅系D34种质利用与改良探讨被引量:1
《中国种业》2013年第4期18-19,共2页陈丽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在基因型决定的玉米单产水平达到一定阈值后,进一步提高单产,应在玉米品种抗性、耐密性和广适性上有所突破。种质扩增、改良、创新是玉米育种发展的方向。丹玉旅系D34组配的杂交种在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区大面积应用,对玉米育种和生...
关键词:玉米 杂优模式 D34 种质改良 
应用美国玉米种质的经验和教训被引量:12
《中国种业》2011年第10期50-52,共3页赵文媛 刘旭 王德新 
主要阐述了应用美国玉米种质育成的优良玉米自交系及这些自交系目前在我国玉米生产上的主要杂优模式,并总结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广大玉米育种工作者有所受益,能够更好地利用美国玉米种质育成更多更好的玉...
关键词:美国玉米种质 杂优模式 经验 教训 
玉米自交系铁0255选育研究被引量:5
《中国种业》2010年第4期63-65,共3页高伟政 张万志 徐韶 周慧 李恒岭 栾化泉 
在玉米育种中,旅大红骨类群种质应用非常广泛,分别与Reid、Lancaster和PN种质等组建出成功的杂优模式,具有配合力高、抗逆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铁9010是铁岭农科院玉米所研究成的优良自交系,含有旅大红骨血缘,具有高配合力、抗丝...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 铁岭市 选育 高配合力 优良自交系 玉米育种 杂优模式 抗逆性强 
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模式在辽宁省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被引量:5
《中国种业》2010年第1期20-21,共2页刘旭 何晶 高洪敏 赵文媛 郑君海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杂优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玉米育种的科学预见性以及对育种目标的制定、资源的研究利用、基础群体组建和改良、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的配制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改良Reid×旅大红骨杂优模式在辽宁省玉米育种中...
关键词:玉米 Reid 旅大红骨 杂优模式 
优良旅系丹598与丹99长遗传基础及杂优模式分析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08年第12期67-68,共2页赵文媛 
丹598与丹99长均为丹东农业科学院选育成的玉米自系.为丹玉旅系的突出代表.在玉米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丹东农业科学院位于北纬40^o28’.东经124^o08’.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的凤凰山下。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900~1200mm...
关键词:丹598 杂优模式 遗传基础 农业科学院 农作物病虫害 玉米生产 玉米育种 丹玉旅系 
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划分的研究综述被引量:3
《中国种业》2007年第2期16-17,共2页王岩 
关键词:杂种优势群 玉米自交系 综述 杂种优势模式 育种实践 杂优模式 有利基因 育种群体 
黄淮海夏玉米杂优模式及核心种质改良被引量:13
《中国种业》2006年第7期15-17,共3页孙敬华 
针对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中的种质基础、杂种优势群、遗传组成及杂优模式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探索出黄早四、340、Mo17、478、齐319等核心种质及其衍生系的改良方法及途径,确立了黄淮海夏玉米的杂优模式,即Reid群×塘四平头群、P群×塘四...
关键词:玉米 杂优模式 核心种质 改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