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制种

作品数:126被引量:18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明法任仲玲王爱民唐红生朱国永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农业》《山东农业科学》《大麦与谷类科学》《福建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十五”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湖南农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高产三系杂交中稻荃优9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湖南农业科学》2024年第4期18-22,共5页王少希 陈文富 李诚 王合勤 王冲勇 姚艳红 殷纪伟 宋运钟 
荃优9是长沙碧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中稻迟熟组合,以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荃9311A为母本、R1833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广适性、抗倒伏等特点。2022年通过湖...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 荃优9 高产 选育 栽培 制种 
感温型迟熟早稻新品种葛68优1058的品种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湖南农业科学》2020年第10期6-8,共3页唐少东 张艳峰 王卫东 唐盛裕 周孝吉 吴晓峰 
国家“十三五”“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2017YFD0100300)。
三系杂交籼稻新品种葛68优1058由母本葛68A和父本正恢1058(粤晶丝苗×广恢998)配组选育而成,属感温型迟熟早稻品种,2018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18048号”,在广西桂南地区种植表现出高产稳...
关键词:葛68优1058 三系杂交籼稻 感温型迟熟早稻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株两优173品种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研究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第7期34-36,共3页龚德华 李静波 罗炬 王建龙 彭波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2010AA101306);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
株两优173是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水稻研究所用株洲市农科所选育的水稻两系不育系株1S和早熟优质米恢复系R173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丰产性好,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株两优173的选育过程...
关键词:两系杂交早稻 株两优173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爱农玉2008的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被引量:2
《湖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15-17,21,共4页白凌风 李正应 
爱农玉2008是2001年育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多抗型的玉米杂交种,2008年通过湖南省审定。自育成以来爱农2008在北京、河北、湖南、广西、海南等地参加了多点试验,2001~2007年参加了湖南省杂交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 爱农2008 品种特点 栽培 制种 
天丰优269的特征特性与栽培制种技术
《湖南农业科学》2007年第6期32-33,共2页孙明法 刘玉春 唐红生 王爱民 任仲玲 
江苏省"十五"农业科技重大攻关项目(BE2001302)
天丰优269系江苏省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广东天丰A与自育恢复系盐恢269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一般单产650 kg/667 m^2左右,全生育期140-145 d,具有米质较优、适口性好、产量稳定、熟期适中,抗病性强等特点。该组合2006年1...
关键词:籼稻 三系组合 天丰优269 特征特性 栽培 制种 
安两优1640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湖南农业科学》2001年第4期22-22,共1页郭国强 
安两优 16 40是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优质米高产两系组合。该组合于 1998年 2月通过衡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 ,适于湘中南作连晚栽培或一季晚稻栽培。
关键词:品种选育 安两优1640水稻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