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规划

作品数:262被引量:23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金磊夏南凯洪昌富谢映霞李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京规划建设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灾后重生 美丽蝶变”:南关村灾后重建规划
《北京规划建设》2019年第S01期161-163,共3页郝志立 甄运然 刘乾 
1前言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且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我国多地雨洪灾害频发。2016年7月19日特大洪灾突袭燕赵大地,致使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南关村受灾严重。南关村位于井陉县西部山区,村域面积一平方公里。为确保灾后重建高效有...
关键词:灾后重建规划 雨洪灾害 公共服务设施 南关村 
对汶川县灾后重建规划评估的思考被引量:3
《北京规划建设》2012年第3期121-126,共6页谢盈盈 
从2008年5月12日至今,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已进行3年有余。2008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要求四川省在2010年9月底实现"3年重建任务2年基本完成"的目标1。实际按重建的进度,重建任务在2年后又调整为"3年重建任...
关键词:灾后重建规划 地震 灾区 规划后评估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汶川县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1—6期总目录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6期199-201,共3页
关键词:北京 改革开放 城市规划 朱文 红白镇 城市建设 什郁市 灾后重建规划 城镇 规划建设 目录 检索工具 
村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重筑——以什邡市灾后重建规划为例被引量:1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6期18-23,共6页文光斗 陈波 何源 刘燕丽 
汶川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什邡市红白、蓥华、八角、洛水、湔氐等镇造成了重大损毁,其余各镇也有较大损毁。此次地震造成的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系什邡市历史上前所未有。为了加...
关键词:灾后重建规划 村镇体系规划 什邡市 空间结构 山体滑坡 次生灾害 人员伤亡 受灾情况 
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和思考——以什邡市村镇体系灾后重建规划为例被引量:1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6期28-32,共5页刘继华 王仲 刘广奇 
什邡市概况和灾损情况什邡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龙门山脉的中段,距成都市60公里、德阳市20公里,由于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誉。什邡市域面积864平方公里,其中平坝和浅丘约占总面积的40%,山区约占60%。2006...
关键词:灾后重建规划 什邡市 村镇体系 地震 龙门山区 资源丰富 西北边缘 成都平原 
灾后重建规划中引导山区居民转移的初步探索——以什邡市北部山区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6期71-74,共4页王仲 刘继华 刘广奇 
今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距离震中汶川仅40余公里的什邡市损失惨重。按照国家的紧急部署,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派出由规划、建筑、结构、地质等方面专家组成的重建规划工作小组于5月18日到达了灾区,具体协...
关键词:灾后重建规划 北部山区 什邡市 居民 引导 规划编制工作 强烈地震 规划工作 
从规划到实施之间的距离——以什邡市八角镇镇区建设规划为例被引量:1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6期75-78,共4页郭沁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关系到灾区数百万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情况非常复杂。因此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规划工作,灾后重建规划它的指导性、实施性、紧迫性更强,同时兼顾拆迁、安置、就业、生存、公平等各种社会问题。...
关键词:规划工作 八角 什邡市 灾区重建工作 距离 灾后重建规划 人口规模 社会问题 
基于文化生态平衡的灾后重建规划——以什邡市蓥华镇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6期110-112,共3页谭璐 
文化生态及文化生态平衡狭义的文化生态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
关键词:文化生态 生态平衡 灾后重建规划 什邡市 社会物质生产 社会形态 意识形态 组织机构 
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刍议被引量:2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4期48-50,共3页陈锦富 徐小磊 查冬冬 
汶川大地震重灾区涉及人口2700多万人,国土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重灾区面积之大,地域之广、破坏程度之强均是史上罕见。灾后重建面临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复杂的问题,灾后重建既是物质条件的再生,也是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重...
关键词:灾后重建规划 大地震 汶川 保护生态环境 国土面积 社会关系 破坏程度 物质条件 
中小学校园和城市避难场所应结合设计被引量:2
《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4期87-87,共1页苏倩兮 
关于四川地震的灾后重建,我的考虑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 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震后重建规划。这项工作国家已着手在做,灾后重建规划组由发展改革委,四川省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要在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
关键词:避难场所 灾后重建规划 中小学 设计 城市 校园 科学合理 专家委员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